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1-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74.500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1-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1-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1-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1-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6)页,7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2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3、积累文中精彩的名言警句。4、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近先哲,导入新课屏显:他被称

为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集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一生留下了许多闪耀着思想光辉的著作。但是,他更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他的九个子女分别在文学、经济、图书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各领风骚,其中有三个子女分别在建筑学、考古学、火箭控制方面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

门三院士,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即便是放之于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你知道这个伟大的人物是谁吗?(梁启超)屏显梁启超先生头像。师:在预习中你们对梁启超还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呢?(指名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一篇

文章《敬业与乐业》,感悟先哲的思想,聆听先哲的教诲。(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生自读课文,对照文中注释,结合手中的工具书,先自主把握字词的音、形、义。屏显生字词:(1)指名读,齐读。(2)指名解释其中的个别词语。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解题。我们来看课题:(1

)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师:题目表明文章将围绕“敬业”与“乐业”及其相互关系来展开论述,阐明作者的观点和看法。那么作者在文中

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2、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屏显问题:(1)、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明确: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围绕这句话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

关系?明确:先后谈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关系: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过渡:文中讨论的三个问题无一不和“业”有关,那么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业”的含义是如我们刚才所认为的仅仅指职业吗?四、研读揣摩

,理解主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8段,思考:(屏显问题)1、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业”的含义仅仅是职业吗?提示:结合百丈禅师的例子和“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这句话来理解。明确:“业”并不仅仅是职业。因为“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

,这里的“业”,就不仅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仅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包括我们的学习,这些都可称之为“业”。师总结:回答非常精彩,而且有理有据,由此看出同学们对“业”有了很透彻的理解。2、如何理解“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对于任何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都要

有一份责任心,能够全心全意地去做,并能在专心做的过程当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地步。(板书:责任心,乐趣,乐以忘忧)3、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业”的精神?屏显背景资料:中国人传统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惟有

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明确(过渡语):梁启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人们这种错误的职业观

,就是希望大家能正确对待每一种职业,对所做的工作要有积极的态度。所以4、作者认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5、文中有句话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

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生展开辩论。师总结:听完同学们的辩论,我受到很大启发,的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应该有进取心,但是,不

论做哪种职业,我们都要热爱本职工作,敬业乐业。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深切领悟了一代宗师梁启超敬业乐业的精神旨意。“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作为一篇演讲稿,本文的语言方面又有何特点呢?五、品味语言,分析特点(机动环节)请看摘句:屏显:(1)今日大热天气,我喊破喉咙来

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2)„„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语言通俗,如话家常。)(3)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

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运用了设问和反问,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逐句齐读感受,分析。六、联系实际,总结提高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聆听了先哲的教诲,那

么你以后准备怎样过合理的生活呢?生答,师总结: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好好学习,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哪怕是很普通甚至是很卑微的工作,都会全力以赴,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同学们说得很精彩,我相信同

学们一定会说到做到。七、布置作业收集本文中的名言警句,整理在摘抄笔记上,力争记诵。附: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最高境界)乐业乐趣(基础)敬业责任心(前提)有业《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2、理解“敬业

与乐业”的主旨。3、积累文中精彩的名言警句。4、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近先哲,导入新课屏显: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集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一生留下了许多闪耀着思想光辉的著作。但是,他更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他的九个子女分别在文学、经济、图书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各领风骚,其中有三个子女分别在建筑学、考古学、火箭控制方面成为中国科

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即便是放之于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你知道这个伟大的人物是谁吗?(梁启超)屏显梁启超先生头像。师:在预习中你们对梁启超还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呢?(指名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感悟先哲的思想,

聆听先哲的教诲。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解题。我们来看课题:(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2)“敬业”是什么意思?(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2、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屏显问题:(

1)、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2)、围绕这句话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四、研读揣摩,理解主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8段,思考:(屏显问题)1、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业”的含义仅仅是职业吗?提示:结合百丈禅师的例子和“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

都是可敬”这句话来理解。2、如何理解“敬业与乐业”的意义?3、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业”的精神?屏显背景资料:中国人传统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

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4、作者认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5、文

中有句话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生展开辩论。师总结五、品味语言,分析特点(机动环节)请看摘句:屏显:(1)今

日大热天气,我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2)„„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语言通俗,如话家常。)(3)这件事分明

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运用了设问和反问,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逐句齐读感受,分析。六、联系实际,总结提高同学们,我

们今天一起学习了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聆听了先哲的教诲,那么你以后准备怎样过合理的生活呢?七、布置作业收集本文中的名言警句,整理在摘抄笔记上,力争记诵。附: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最高境界)乐业乐趣(基础)敬业责任心(前提)有业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