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5课《我看》教学设计4-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3)页,9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2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我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赏读诗歌,理解诗歌意境。2.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感知诗歌朗读节奏和诗人情感的流露。2.通过品读,理解诗人情感的张扬。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浪漫主义色彩。【教学重难点】1.借助想象,理解诗人在诗句中的意境。2.品读关键诗句,感知诗人情感。3.理解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浪漫主义色彩。【教学工具】教学PPT,朗读音频【教学方法】1.情感朗读法。2.品读联想法。【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诗人与大作家金庸有着不小的关联,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生抢答)对,就是穆旦。穆旦原名查良铮,金庸原名查良镛,他们都是浙江海宁人,属同一家族,他们是平辈。今天就让我
们一同走进穆旦的《我看》。二、知识卡片1.作者档案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诗人、翻译家。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
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
济慈诗选》。2.背景链接《我看》是穆旦在联大初期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滇南小城蒙自。3.语基积累(1)生难字润(rùn)晕(yùn)揉(róu)翼(yì)戚(qī)枉(wǎng)勃(bó)谐(xié)逸(yì)挽(wǎn)曳(yè)(2)多音字看(kān)看守
曾(céng)曾经奔(bēn)奔放(kàn)看见(zēng)曾祖(bèn)奔头三、整体感悟(一)初步感知[来源:学科网]1.文题探讨“我看”一题告知了诗歌的写作视角“我看”,和诗歌主人“我”。而且这一题目能够给读者广大的
想象空间:我看什么?看到了什么?怎么看?等等。2.分层解读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春风荡漾图。第二节:描绘了飞鸟凌空、流云染红大地的图景。第三、四节:将生命、历史融入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第五、六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二)深层领悟1.分析本诗的
浪漫主义色彩。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我”看自然风景:“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绿潮”,此外,“我”还看到了飞鸟融入天空,红晕与大地一体,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生命的感知。2.这首诗所表达的
情感与陶渊明的思想境界有哪些不谋而合之处?《我看》中诗人通过自然风景表达出了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自然与生命融合“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早已有之,“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的闲适之情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逍遥自在恰恰与穆旦的生命与自然的合流遇合。【课外拓展】《哀国难》一样的青天一样的太阳,一样的白山黑水铺陈一片大麦场;可是飞鸟飞过来也得惊呼:呀!这哪里还是旧时的景象?我洒着一腔热泪对鸟默然——我们同忍受这傲红的国旗在
空中飘荡!眼看祖先们的血汗化成了轻烟,铁鸟击碎了故去英雄们的笑脸!眼看四千年的光辉一旦塌沉,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坟墓里的人也许要急起高呼:“喂,我们的功绩怎么任人摧残?你良善的子孙们哟,怎为后人做一个榜样!”可惜黄土泥塞了他的嘴唇,[来源:Zxxk.Com]哭泣又
吞咽了他们的声响。新的血涂着新的裂纹,广博的人群再受一次强暴的瓜分;一样的生命一样的臂膊,我洒着一腔热血对鸟默然。站在那里我像站在云端上,碧蓝的天际不留人一丝凡想,微风顽皮地腻在耳朵旁,告诉我——春在姣媚地披上她的晚装;[来源:Zxxk.Com]可是太阳仍是和煦的灿烂,野草柔顺地依附在我
脚边,半个树枝也会伸出这古墙,青翠地,飘过一点香气在空中荡漾„„远处,青苗托住了几间泥房,影绰的人影背靠在白云边峰。流水吸着每一秒间的呼吸,波动着,寂静——寂静——蓦地几声巨响,池塘里已冲出几只水鸟,飞上高空打旋。[来源:学科网ZXXK]【课堂小结】[来源:学.科.网]这首诗歌,诗人
通过描写春风荡漾、飞鸟凌空、流云晕染大地的自然风景,表达出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自然与生命的融合。【板书设计】我看穆旦我看:春风、青草、绿潮我看:飞鸟、流云、大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现实生活的追求、自然与生命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