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课《乡愁》导学案5-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3)页,5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0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乡愁》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整体感知诗意和诗人的情感。2、朗读诗歌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培养合作、探究赏诗能力。二、情感目标:1、体味对家乡、对亲人、祖国的真挚情感。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爱亲人的情感。自学检测1、说出你所收集到的与乡愁有关的诗歌
,比比谁知道的多。2、本诗选自《白玉·苦瓜》,作者是著名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现居。本诗中抒发对故国思念深情的诗句是:。合作探究1、细心默读这首诗,思考问题:(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诗中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用“”标出)验收学习1、对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表现乡愁不是很重。B.看似一种轻
描淡写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重量轻的对象之上,恰好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浓烈的思乡之情。C.运用反衬,也更引人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与深思。2、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
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3、请仿照余光中的《乡愁》,任选下列一个话题,试着用你喜欢的意象写一节小诗表达你心中的那份情
感吧!话题:朋友母亲家乡祖国示例:母亲的爱像块糖母亲的爱,就像块糖,包在唠叨里,藏在责骂里,让我东找西找,直到我懂事,才找到。(2)每个时间段诗人因为什么而愁?(在书上相应位置做批注)(3)诗人把思乡之情分别寄托在哪几个
具体事物中?(用“△△”标出)2、诗歌各小节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3、诗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形容词是否削弱了浓厚乡愁的表达?4、透过文字,你认为诗歌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呢?任意选择一幅画面展开想象,把你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