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14-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7)页,3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0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教学时间:2005年11月20日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感情。2.了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教学重点1.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诗歌的意象,感悟诗歌的意蕴。2.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诗句,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教学难点通过
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播放(《共和国之恋》)。二、进入课文(一)初读诗歌,领会感情基调1、请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完之后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谈自己初读的感受。2、理解诗歌的感情基
调,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教师介绍相关时代背景。3、作者简介4、学生聆听录音,再次感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同时注意诗歌的节奏、语气、语调。(二)、再读诗歌,品味诗情。1.在朗诵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潜藏在这首诗文字之下的深沉的情怀。请概括说明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哪些诗句表现
了这一情感?(要求学生必须用诗歌中的诗句来说明观点)2.带着诗作所表达的情感朗读诗歌,解读诗歌的主要内容。请学生把理解诗意过程中存有疑惑或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互相探讨理解。(三).三读诗歌,赏析诗句。请学生再读诗歌,品味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指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
所表达的深层意蕴(从词语的表达效果分析,特别要结合时代背景解读):A.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C.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学生细细
品读诗歌,以小组形式分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挖掘。三、课堂小结诗人以鸟的形象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歌唱祖国,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这种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附:板书设计我爱这土地意
象象征鸟诗人自己土地受蹂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愤怒的抗争精神黎明(光明的未来)解放区课后练习一、基础题1.选出对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
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巩固题3.如何准确把握诗中“鸟”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提高题5.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