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5-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共(3)页,20.97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0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课题第一单元《我爱这土地》(第一课时)课程初中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分析1.本篇课文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欣赏诗歌,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
国和家乡的感情。本课的重点是通过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和欣赏诗歌语言去体味诗人的爱国恋土深情。2.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
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诗。《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在现代诗歌上传诵的抒情名篇,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本诗大意,能粗略地感受诗人的恋土爱
国之情。但缺乏对背景知识的了解,无法很好的体会诗歌中出现的形象,则不能基于背景通过形象很好的体会作者怀着对侵略者切齿的恨意和对人民所受苦难的悲愤而愿自我献身的爱国恋土的深情。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教师点拨,体会诗中表达的爱国恋土之情。2.找出文中的形象(如“土地”、“河
流”、“风”等),理解这些形象象征的含义。3.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找出文中的形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理解形象象征的含义。2.欣赏诗歌语言:体悟文章的四个形容词,“嘶哑的”、“悲愤的”、“激怒的”
、“温柔的”所带的感情色彩。感受文章语言特色(排比,多处写到“的”的表达效果,三个“这”开头的语言)【难点】:1.体会作者怀着对侵略者切齿的恨意和对人民所受苦难的悲愤,愿自我献身的爱国恋土的深情。2.品读文末“为什么我的眼里常
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体会作者恋土爱国情感由蓄势到迸发的升华。解决重难点办法(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补充背景知识。(2)圈点勾画,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朗诵录音,了解背景知识,制作教学课件。学生:朗读诗歌,熟悉诗歌。课型新授课教法朗读、点拨、圈
点勾画、小组讨论、问答教具板书、多媒体、课文朗读课时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的行为学生活动新课导入朗读文天祥《过零丁洋》,导入新课,自由朗读课文1.教师朗读《过零丁洋》,引导学生对于山河破碎、国家危难的情
景想象。2.布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板书课文标题。(1)听教师朗诵古诗,学生将思绪移往至山河破碎、国家危难的情境中。(2)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情感。环节一:诵读诗歌,整体感知,具体体会诗中形象象征的含义及
作者通过形象表达的思想感情。(1)播放诗歌朗诵录音,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由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并谈谈感受,并找出每节诗中的典型形象,分析形象所象征的对象。(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1)播放诗歌朗诵录音并请学生划出诗
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布置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请学生谈谈对诗歌情感的初步体悟。(读完这首诗,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补充背景知识,让学生找出诗中的形象,思考形象的象征对象,分小组讨论交流。(诗中的鸟歌唱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2)板书形象及相对应的对象。(3)引导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思考。(1)听录音并学习模仿,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有感情的齐声朗读课文。(2)谈谈对诗歌情感的初步体悟,听教师补充背景知识,分小组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3)找出诗中的形象并分析诗中的形象所象征的含义,感悟作者的思想
感情。环节二:有感情的深读课文,体悟爱国恋土的情感升华,体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1)重读课文,深入思考。(2)体会作者怀着对侵略者切齿的恨意和对人民所受苦难的悲愤之情,而愿自我献身的爱国恋土的深情,体会文章的语
言特色,理解诗歌第二小节的感情升华。(3)有感情朗诵课文。(1)重读课文,提出疑问,反复读与问题相关的语句,思考讨论:A、为什么喉咙是“嘶哑的”,河流是“悲愤的”,风是“激怒的”?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心情?
B、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地里应当如何理解?C、读到“温柔的”黎明时你有什么感受?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地里“有何深意?E、文章第二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与第一节有什么联系?诗人此时的情感是怎样的?F、文章出现了许多“的”字,这样会不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谈谈你的理解。文中的三个“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请学生回答,必要时进行适当点拨。(3)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重读课文,带着疑问读相关诗句。(
2)回答疑问,理解作者的爱国恋土深情,体悟作者由蓄势到迸发的情感升华。(3)理解全诗,有感情的朗诵。环节三:拓展延伸让学生读一读艾青的诗歌,如《北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体会这些诗中的浓浓的爱国之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艾青的其他诗歌,请同学朗读。读艾青的其
他诗,体会诗中爱国情感。布置作业朗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完成课后相关的问题练习。板书设计鸟热爱祖国....生前倾力歌唱土地(祖国)死后投入土地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