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3)页,3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澳大利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教材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三个非常形象的框题:①世界活化石的博物
馆②“骑在羊背上”的国家③“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全都隐含在三个形象的框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作为世界分区地理,首先,教材对澳大利亚的编排,
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学情分析:七年级学
生通过已有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图、用图能力,能够在图上找出重要的地理事物,并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初步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前面几个国家的学习,也初步掌握了国家和地区的学习方法。但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看问题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因此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多讨论、多发言、加强合作,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的知识之上,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澳大利亚几种特有动物,并理解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2、认识澳大利亚农牧业概况,掌握农牧业发展与地形、气候之间
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读图分析,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认识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教学
重难点: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难点: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设问法、比较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
课】以“你演我猜”游戏的形式导入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继而导入澳大利亚。【讲授新课】(讲述)袋鼠、考拉等这些动物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还有很多,如:琴鸟、桉树、金合欢等。这些古老生物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澳大利亚也
因此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板书)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承转)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老的生物呢?澳大利亚有何与众不同之处?下面请同学们来探索澳大利亚“活化石”之谜。(读图)引导学生读“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分析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的特点。(绘图)给学生做示范,绘制澳大利亚简图。
让学生在纸上跟着画。(填图)请一个学生上黑板画出赤道及穿过澳大利亚的一条重要纬线——南回归线;请另一个学生上黑板填出澳大利亚所濒临的海洋。(读图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征。(小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独处在南半球的海洋中已有6500多万年。(进一步引
导学生总结出澳大利亚古生物多的原因。)(承转)是不是澳大利亚所有的生物都很古老呢?(不是)简介澳大利亚绵羊的历史。(展示)展示澳大利亚绵羊数量图,引导学生得出澳大利亚绵羊数量世界最多、机械化程度高的结论,因此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
背上的国家”。(板书)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提问)绵羊来到澳大利亚为什么迅速地生长繁殖呢?澳大利亚养羊业能够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条件,那么这里的自然条件有何特征呢?(探究)“做一个精明的牧羊人”——学生分成三大组,分别从地形、气候、水源等几个方面分析澳大利
亚的自然条件特征,探究澳大利亚哪些地区适合牧羊。(展示探究成果)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并在澳大利亚轮廓图上绘出本组认为适合牧羊的地区。(对比小结)将三组的答案综合,与现实中澳大利亚的牧羊带对比,小结澳大利亚牧羊
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承转)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发达不仅与自然条件优越有关,还与澳大利亚人懂得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有关。(活动)分析澳大利亚三大牧羊带分布的合理性,从而得出澳大利亚人因地制宜、合理分配的科学性。(探究)澳大利亚牧民如何保护环境,使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展示探究成果)种草
、轮牧、休耕等(小结)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而且农牧业一直在其经济中占居着重要地位。这种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非常值得全人类学习。【课堂小结】知识梳理【收获驿站】略【作
业布置】略【板书设计】第四节澳大利亚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长期孤立在南半球海洋上无天敌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自然条件优越:地势低平、水源充、气候适宜2、因地制宜澳大利亚(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做了一个小游戏——“你演我猜”,以此作为
导入,寓教于乐,开篇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用大量的图片、地图灯直观材料,指导学生通过对教材和相关地图的阅读来落实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绘制澳大利亚简图,并在图上标出赤道、南回归线等重要纬线和太平洋、印度洋等,让学生明确澳大利亚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是世界活化石博
物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能力。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直观的柱状图和“澳大利亚养羊史”的简介让学生明确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再引导学生从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来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原因,再通过这些综合因素,让学生分组讨
论分析澳大利亚三大牧羊带的形成条件。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独立思考及合作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懂得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古生物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