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8课《时间的脚印》PPT课件8-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共(7)页,11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3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时间的脚印陶世龙导读•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马克思“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莎士比亚“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解题•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
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段落层次•全文可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4段)概括介绍岩石可以记录时间。•第二部分(第5~28段)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又可分三层。•第三部分(第29、30段)照应开头,说明辨别岩石中留下的“时间的脚印”
之难,意义之重大。介绍“铜壶滴漏”偏离主旨吗?•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
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时间的脚印”是怎样留下的?•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凝固
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
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