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5-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3)页,2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二)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
界和平繁荣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本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居民状况。(二)教学难点: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大C软件截取的小视频,播放黑人和草原动物。询问同学们都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言,引出新课)今天
我们就去了解一下他们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板书:黑种人的故乡。)(二)课前自主预习检测(学友展示)(互查纠错展示)(三)自主阅读,师友互助阅读课本P60—P62页,完成问题a.结合图8.24,明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b.结合图8.26,明确撒哈拉以南
非洲的气候类型。c.列举黑种人有哪些艺术天赋?(互助学习后,学生在多媒体展示)(在过程中总结归纳,适时点拨。在展示风俗文化时,播放击鼓音频,将学生带入情境,更直观地了解)(在观察地图过程中,明确乞力马扎罗山——非
洲第一高峰;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四)合作探究学法指导:阅读P62页的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a、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b、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将师友模式扩大到四人或六人一组,互助探究,请4号或
6号学生最后汇报展示,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互助,团队协作的能力和意识。)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就地取材,通风性好。(五)拓展延伸讨论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呈对称
分布)(六)巩固检测——基础达标巩固检测——对点跟踪(同步练习册P46)(七)课堂小结学友总结,师友之间相互评价,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师总结,以短视频升华情感,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讲授中,我尽量变讲堂为学堂,充分发挥学生
自主互助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讨论和合作中获取知识,整体流程比较流畅,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板书书写不够工整,内容不是很科学;关于世界之最可以单独提炼出来,这样就会使整节课的过程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