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65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9.5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3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1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方法。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2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

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方法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在朗读中感悟事理。2.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点拨。3.赏析法。对文中重要段落,重要句子进行研读赏析。使得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感受大自然的奥妙。4.延伸拓展法。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

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唐朝的杜牧有一首绝句《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歌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为背景。唐明皇对杨贵妃宠爱有加,杨贵妃要什么,唐明皇就给她什么,这不,身在京城长安的杨贵妃要吃荔枝,唐明皇

就派人从南方千里迢迢送来新鲜的荔枝。当然,这一路上累死了几个人,多少匹马,我们无从考究。只是有人有疑问:当时为什么不能在长安种几棵荔枝树呢?是啊,长安为什么不能种荔枝树呢?今天,我们读完一篇文章就能基本明白了!那就是竺可桢的《

大自然的语言》。(板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大致了解一些有关大自然的变化的景色,初步认识物候学这个概念。(浏览完后,教师展示一些有关物候变化的图片)三、词义解释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生命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

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次第:一个接一个萌发:种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的循环。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以及非生物的变化对节侯的反应。如植物的抽叶,开花,结果。动物的繁衍,换毛,迁徙;非生物

如下雪、下雨等。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如“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四:自主思考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运用刚才介绍的方法画出重点句或关键词,概括回答。

)A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重点句:“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这些”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的四季变化;指的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的大自然语言。“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

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B物候观测对农业有着重要性重点句:“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这里”是指上文内容,“下面”是引起下文。C研究物候学有重要意义重点句:“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

的意义。”“此外”指除农业之外的范畴,即其他方面的意义。教师总结:刚才同学通过圈点总括句的方法,熟悉了课文内容。作者条理清楚,通俗易懂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决定物候来临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经度,维度,高下差异,古

今差异)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呢?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2.确定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种的日期3.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5、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六、理清思路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一,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三,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维度,经度,高下差异,古今差异)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五,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六,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七,说明方法:作比较(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早十天)下定义(如秋冬之交,……这叫逆温层)七、课堂小结:本文语言

:准确:措词严谨,用词语从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如“许多”。生动:如第一段描写,词语优美,描绘的画面生动形象,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典雅:如“次第”、“销声匿迹”“衰草连天”等。八、延伸拓展,转化知识要说了解和观察物候,农民们是最好的研究者。因为他们不仅仅从书本上找经验,更从生活

中总结经验,那就是谚语。你知道哪些谚语呢?能不能说说这些谚语所传递的物候现象。例析:①鸡早入舍晴,晚入舍雨②②鸡晒翅又晒腿,出现大雨水③③狗翻肚,天落雨④狗下水洗澡,三天有雨到⑤蜘蛛收网天下雨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