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3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44.000 KB
  • 2022-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5)页,4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1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学习内容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总第53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时间:12月3日备课人:马

莉上课时间:月日学习目标1、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2、理解什么是物候学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3、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条理性。学习重点理解什么是物候学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学习难点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条理性。学习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修改栏)一、导入课文春夏秋冬,斗转

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询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

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二、目标展示三、学前展示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萌发()翩然()孕育()簌簌()销声匿迹()风雪载途()区域()纬度()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①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②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

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③种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④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四、自主学习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反映

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的差异。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教学反思(手写)时间:教研组查阅教研室查阅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

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例如:1.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3.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5.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6.…

…五、合作探究1、开头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写大自然的语言作了

铺垫。2、题目能否改成“物候学”?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六、课堂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冬季南北温度xuánshū

()②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xiǎnzhù()③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yúyèméi()、西府hǎitáng()、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2、为下列加横线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将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①.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活页月刊()大地出现了一片春耕的活气()

A.生动活泼;不死板B.生存;有生命C.活动;灵活②.各种花次第开放()改革开放()A.(花)展开B.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③.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这本书是他的劳动果实()A.革命斗争或劳动生产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B.植物体的一部分七、布置作业1、找出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2、填

写配套练习1—5题。错题纠正或反思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学习内容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总第

54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时间:12月3日备课人:马莉上课时间:月日学习目标1、品味文章准确严密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学会正确判断文章的说明方法。2、培养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求知精神。学习重点学会正确判断文章的说明方法。学习难点培养热爱科学、探索

自然的求知精神。学习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修改栏)一、复习检测回顾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二、目标展示三、自主学习(一)品味说明语言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能否删掉,为什么?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2、北京的物候记录,1

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3、植物的抽青、发芽等物候现象……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情况。1、2题中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第3句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

学精神。(二)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表达效果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2、“燕子翩然归来。”“翩然”一词,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

分恰当、形象。(三)判断说明方法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下定义)教学反思(手写)时间:教研组查阅教研室查阅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

QQ2944937479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3、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分类别)4、在春天,早春也跟

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四)、合作探究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四、拓展延伸《大林寺桃花》联系课文中的物候

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中的现象的理解。大林寺在庐山香炉顶峰,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原上已是春天过去夏天到来的时节,但诗人却意外的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刚盛开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无处寻觅的时候,重遇春景,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

春天转到这里来了。五、课堂检测1、收集身边的农谚、有关物候的诗文或记录研究身边的物候现象,并积累起来。六、布置作业预习第17课,填写16课配套练习6—11题。错题纠正或反思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

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