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课《安塞腰鼓》习题2-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11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1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17课《安塞腰鼓》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注音全部准确的一项是()(2分)A、晦暗(huì)闭塞(sāi)亢奋(kàng)飞溅(jià)B、恬静(tián)羁绊(jī)烧灼(zhuó)冗杂(rǒng)C、颤栗(chàn)骤雨(zhòu)震撼(h
àn)磅礴(bàng)D、瞳仁(tóng)戛然(jiá)辐射(fú)蓦然(mò)2、下列词语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亢奋:极度兴奋。②忘情:忘记了自己的感情。③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④蓦然:突然,猛然。⑤晦暗:这里指天气昏暗。⑥冗杂:繁杂。A、
①④B、②⑤C、③⑥D、③⑤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黄土高原上,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②观众的心也变成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在
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A、爆突然颤抖寂静B、演蓦然颤抖恬静C、爆蓦然颤栗寂静D、演突然颤栗恬静4、在下文的横线上依次填入与前面的加点词含义相反或相对的词(3分)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了
,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了。5、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就构成形式看,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句子与句子的排比、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请指出下列排比的类型(8分)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属于之间的排比。⑵“使
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属于之间的排比。⑶“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属于之间的排比。⑷“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
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属于之间的排比。6、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B、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
生命和磅礴的力量,C、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D、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让
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二、整体感悟(6分)21、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分)2、文中多次运用“好一个安塞腰鼓”等句,在结构和表达上有什么好处?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5分)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
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
么一股劲!好一个安塞腰鼓!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
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1.“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是怎样一幅情景?请写出你想像中的这个情景。(
3分)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中“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3分)3.作者写腰鼓的响声,为什么要写“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和“观众的心也
蓦然变成牛皮鼓面”?(3分)4.课文为什么要反复写安塞腰鼓“隆隆,隆隆,隆隆”的声音?(3分)5.你认为作者通过《安塞腰鼓》歌颂了什么?(3分)第十七课安塞腰鼓Ⅴ、一、1、D点拨:A项中“塞”的读音应是“sè”;B项中“冗”的读音应为“rǒng”;C项中的“颤”的读音应为“
zhàn”;“磅”的读音应为“páng”2、B点拨:②“忘情”这里应解释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⑤“晦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3、C点拨:对同义词、近义词的选用要注意辨析其细微差别。4、燥热飞溅亢奋点拨:这里反义词的运用更鲜明地表现了腰鼓的磅礴的力量。5、
⑴句子内部词语⑵段与段⑶句子内部词语⑷句子与句子点拨:识记排比的类型,进而体会其作用。6、D点拨:这是学习要求。二、1、多用短句来表达内容,简洁明快,铿锵激昂。点拨:运用短句才能使课文的节奏快速迅猛,才能与腰鼓的气势交融,要在朗读中揣摩这一
特点。2、作者有意识地在每个层次之末,单独设计“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咏叹句式,而且在反复咏叹之中常有变化,每段都有新义,层层递进,直把感情步步推向高峰。同时更加强了散文的诗意美。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在结构上起线索作用。三、1、杜甫的这个诗句本来
是描写塞外大军将要宿营的壮观场景,通过四种事物表现了场面的雄浑、壮观。(情景描绘略)点拨:情景的描绘要符合画面的景致。2、“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
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了生命的真谛。3、这是侧面烘托的写法,用环境和观众的感受来烘托鼓声,使鼓与周围的环境和观众融为一体,更能表现腰鼓的震撼力。点拨:联系已学过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知识,体会3这里的侧面烘托的妙处。4、渲染气氛,突出安塞腰鼓铿锵激越的声势。5、示例:
①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②歌颂阳刚之美点拨可从某一角度说,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