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课《安塞腰鼓》导学案9-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2)页,4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0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安塞腰鼓》导学案主备人:朱智伟审核人:饶丽娟课时:三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2.指导学生朗读
,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3.全面品味短句、排比、反复、比喻等语言艺术带来的激昂的节奏美。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给加点字注音。羁.绊()晦.暗()磅礴..()颤.栗()烧灼.()瞳.仁()戛.然()冗.杂()亢.奋
()蓦.然()恬.静()闭塞.()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2)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②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只听了隆隆,隆隆,隆隆。()③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④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⑤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
厚这么厚的土层啊!()⑥人生因有音乐而变得更美好、更难于被玷污、更值得了,不是么?()探究展示【朗诵擂台】齐读或分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最好。【合作探究】1.作者用“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这句话做文章的开头,
有什么作用?2.文章为什么要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又写他们的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3.那样壮阔、火热、豪放的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孕育了这样的力量,可文中为何提到多水的江南,与安塞腰鼓有什么关系?4.当鼓声戛然而止时,给人一种寂静
的感觉。作者认为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里运用了何种手法?结尾有何深刻含义?【品味语言】课文中在大量运用排比的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和短句,请你举例谈谈它们对描写场面、表达情感所起的作用。(请在书上作好必要的笔记)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
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部编版教师之家:www.renjiaoshe.com客服QQ2944937479课堂精练一.阅读理理。①好一个安塞腰鼓!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
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
魄的搏击!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⑥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1.“好一个安塞腰鼓!”能否改为“安塞腰鼓好啊!”为什么?2.第②段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
词语形容后生们擂鼓的动作,突出的是后生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③段中运用了两个人称代词“你”,有什么表达效果?4.“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
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画“”的形成三组反义词,有何作用?5.“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中“壮阔”“豪放”“火烈”各是从哪个方面来说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运用。1.仿句。例: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2.请以“运动会”为对象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运动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