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5章经营决策课件

PPT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3 页
  • 大小 1.337 MB
  • 2022-11-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管理会计)第5章经营决策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管理会计)第5章经营决策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管理会计)第5章经营决策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管理会计)第5章经营决策课件
(管理会计)第5章经营决策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管理会计)第5章经营决策课件.ppt,共(93)页,1.337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8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五章经营决策第一节产品功能成本决策第二节品种决策第三节产品组合优化决策第四节生产组织决策第五节定价决策第五章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导入案例咖喱屋是市中心一家以其独特

的咖喱饭出名的印度餐馆,该餐馆只供应咖喱套餐,并有各种不同样式以适应不同的口味。不管分量是多少,一律以标准价6.00元出售。咖喱屋每天业务量水平是200份,提供每份饭的单位变动成本是2.50元;餐馆每天经营固定成本是500元,但是咖喱屋每天正

常可使用生产能力是250份。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最近,该咖喱屋拒绝了一份商学院的订单,该订单要求按每天每盒4.00元提供100份。商学院负责人很恼火,因为他看到该咖喱屋在此之前曾接受过一个特别的一次性总额为200元,

数量为50份的订单。于是前往咖喔屋责问“算一算我们为每份饭支付了多少,想一想你们在做什么,难道你们没有商业头脑吗?”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问题:该咖喱屋经理是否应接受该订单?想一想为什么他接受了数量为50份的订单,而拒绝了商学院的订单呢?如若接受,应再

具备什么条件?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第一节产品功能成本决策一、产品功能成本决策的概念二、功能成本决策的步骤一、产品功能成本决策的概念是将产品的功能与成本相对比,寻找降低产品成本途径的管理活动。保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结构,降低成本。1.产品的功能:产

品所承担的职能或所起的作用。2.产品的成本:为获得产品一定的功能所必须支出的费用。3.产品的价值: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比值关系。)))(CFV成本(功能(价值第五章经营决策价值系数的含义:When价值系数=1,说明功能与成本相当;价值系数>

1,说明成本偏低,或功能过剩;价值系数<1,说明成本偏高,或功能不足。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①功能不变,降低成本;②成本不变,提高功能;③提高功能,降低成本;④成本略有上升,功能大幅提高;⑤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

降低。)))(CFV成本(功能(价值成本系数功能评价系数价值系数第五章经营决策二、功能成本决策的步骤选择分析对象围绕分析对象收集资料功能评价试验与提案第五章经营决策(一)选择分析对象一般原则:1.产量大的产品——积累每一产品的成本降低额

;2.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产品——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的种类或数量;3.体积大、重量大的产品——缩小体积,减轻重量;4.设计已久,技术落后的产品——改进产品设计;5.畅销产品——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第五章经营决策第五章经营决策6.原设计问题比较多的产

品——改进设计的潜力大;7.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产品——简化工艺,减少工序;8.材料利用率低的产品——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成本;9.零部件消耗量大(占成本比重大)的产品——大幅度地降低成本,优化结构;10.废品率高、退货多、用户意见大的产品

——提高质量,降低废品损失的可能。(二)围绕分析对象收集各种资料1.产品的需求状况;如:用户对产品性能及成本的要求、销售结构及数量的预期值、价格水平。2.产品的竞争状况;如:竞争对手的数量、分布、能力、产品设计的特点及推销渠道等。3.产品设计、工艺加工状况

;4.经济分析资料;如:产品成本构成、成本水平、消耗定额、生产指标等。5.国内同类型产品的其他有关资料。第五章经营决策(三)功能评价功能评价的基本步骤:功能评价确定价值系数按价值系数分配目标成本进行功能评价,确定重点分析对象功能评价系数目前成本系数确定目标成本与目前成本的差值

评分法强制确定法产品:价值系数低降低成本潜力大改善期望值第五章经营决策1.评分法按产品或零部件的功能重要程度打分,确定不同方案的价值系数,选择最优方案。P139例5-1第五章经营决策2.强制确定法又称FD法,一对一比较法。将产品主要零件排成图表,然后以一个零件对另一个零件的重要程度进行对比

,重要的打1分,次要的打0分。假定参加对比的零件有n个,则n个零件功能总分数为:计算某个零件的功能系数为:)1(211nnFFnii所有零件的功能分数某个零件的功能分数功能系数第五章经营决策P140例5-2第五章经营决策(四)试验与提案——方案评价1.评价方案的

技术可行性;2.评价方案给社会带来的利益和影响的社会可行性;3.评价方案的经济可行性——方案的经济评价。主要是以成本为代表的可行性研究,围绕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第五章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一、生产何种新产品的决策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

三、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四、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第二节品种决策第五章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贡献毛益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贡献毛益的大小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一、生产何种新产品的决策第

五章经营决策项目甲方案乙方案相关收入R1R2相关成本C1=b1+a1C2=b2+a2变动成本b1b2专属成本a1a2相关损益E1=R1-C1E2=R2-C2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应注意的问题:1.不存在专属成本时,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贡献毛

益总额,择优决策;2.存在专属成本时,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剩余贡献毛益总额,择优决策;剩余贡献毛益=贡献毛益总额-专属(固定)成本第五章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3.若某项资源受到限制,如:原材料、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毛益额,择优决策;单位资源贡献毛益额=贡献毛

益总额/资源消耗定额4.择优决策中,应根据贡献毛益总额,而不是单纯根据单位贡献毛益额的大小决策。P142例5-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可投产丙产品或丁产品。企业目前固定成本为1800元,其他有关资料

如下:项目\产品甲乙丙丁产品数量(件)300200180240售价(元)10869单位变动成本(元)4535要求:作出应投产哪种产品的决策。第五章经营决策采用贡献毛益总额法项目\产品甲乙丙丁预计销售数量(件)300200180240售价(元)10

869单位变动成本(元)4535单位贡献毛益(元)6334贡献毛益总额(元)1800600180×3=540240×4=960固定成本(元)1800方案1.甲、乙两种产品的利润(1800+600)-1800=600(元)方案2.甲、乙、丙三种产

品的利润(1800+600+540)-1800=1140(元)方案3.甲、乙、丁三种产品的利润(1800+600+960)-1800=1560(元)方案3与方案2的利润之差1560-1140=420(元)方案3有利第五章经营决策P144例5-4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企业目前固定成本为1800

元,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可投产丙产品或丁产品,但需增加专属设备。若投产丙产品,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80元,若投产丁产品,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650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项目\产品甲乙丙丁产品数量(件)300200180240售价(元)10869单位变动成本(元)4535要求:作出应投产哪

种产品的决策。第五章经营决策采用剩余贡献毛益总额法方案1.甲、乙两种产品的利润(1800+600)-1800=600(元)方案2.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利润(1800+600+360)-1800=960(元)方案3.甲、乙、丁三种产品的利润(1800+600+310)-1800=910(元)方案

2与方案3的利润之差960-910=50(元)项目\产品甲乙丙丁预计销售数量(件)300200180240售价(元)10869单位变动成本(元)4535单位贡献毛益(元)6334贡献毛益总额(元)1800600180×3=

540240×4=960专属固定成本(元)180650剩余贡献毛益总额(元)1800600540-180=360960-650=310方案2有利第五章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P144例5-5企业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40000机器工时,生产能力利用率80%。现准备利用剩余生

产能力开发甲、乙、丙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项目\产品甲乙丙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234单位销售价格(元)304050单位变动成本(元)202630现有设备加工精度不足,若生产丙产品,需要增加一台专属设备,增加固定成本5000元。要求:作出开发何种产品的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

决策解:剩余生产能力为40000小时×(1-80%)=8000小时项目\方案甲乙丙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234单位销售价格(元)304050单位变动成本(元)202630单位贡献毛益(元)30-20=101420

最大产量(件)8000/2=400026662000销售收入(元)4000?0=120000106640100000变动成本(元)4000?0=800006931660000贡献毛益总额(元)400003732440000专属成本(元)—5000剩余贡献毛益总额(元)400003732435

000单位工时贡献毛益(元/小时)10/2=54.674.375结论:甲方案为最优方案。贡献毛益总额:甲比乙多2676元,比丙多5000元。利润8000×5=400003736040000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差量分析法:通过计算两个不同备选方案之间的差量损益,进行优

选方案的决策。差量收入: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收入之间的数量差异:差量成本: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之间的数量差异:差量损益=差量收入-差量成本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决策标准When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差量损益>0,说明比较方案可取;差量收

入<差量成本,差量损益<0,说明被比较方案可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项目甲方案乙方案差量预期收入R1R2R1-R2预期成本C1=b1+a1C2=b2+a2C1-C2变动成本b1b2专属成本a1a2差量损益

(R1-R2)-(C1-C2)差量损益=差量收入-差量成本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要求:作出亏损产品是否应停产的决策。项目\产品甲乙丙丁合计销售收入(元)20000500072001320045400销售成本(元)1700070006600

1340044000利润(元)3000-2000600-2001400项目\产品甲乙丙丁销售数量(件)1000500400600售价(元)20101822单位变动成本(元)12121420固定成本(元)500010001000

1400第五章经营决策丁生产,多得利润1200元乙应停产,丁继续生产项目\产品甲丙合计销售收入(元)20000720027200变动成本(元)12000560017600边际贡献(元)800016009600固定成本(元)8400利润(元)1200项目\产品甲丙丁合计销售

收入(元)2000072001320040400变动成本(元)1200056001200029600边际贡献(元)80001600120010800固定成本(元)8400利润(元)2400解:第五章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P146例5-6、5-7、5-8第六章短

期经营决策无差别点分析法定义:利用不同方案的不同业务量优势区域进行优选方案决策的方法。成本无差别点:两个方案总成本相等。毛益无差别点:两个方案边际贡献总额相等。利润无差别点:两个方案利润相等。三、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

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成本无差别点:成本平衡点、成本同值点。是指两个方案总成本(相关成本)相等时的业务量。如:产量或销量、工时数、工作天数等。计算公式:21120)(bbaax差两方案单位变动成本之两方案固定成本之差成本无差别点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设甲方案的成本

趋势方程为21120)(bbaax成本无差别点乙方案的成本趋势方程为xbaY111xbaY222若甲、乙两方案的成本相等,则21YYxbaxba2211差两方案单位变动成本之两方案固定成本之差成本无差别点

)(0x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两方案的成本同值点如图所示:0xxbaY111xbaY22221YY2a说明:When业务量x在0—x0之间,固定成本低的甲方案优于固定成本高的乙方案;业务量x>x0,固定成本高的乙方案优于

固定成本低的甲方案;业务量x=x0,甲方案与乙方案成本相等。1a0yx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三方案的成本同值点如图所示:1xxbaY111xbaY22221YY2a说明:When业务量x在0—x1之间,固定成本

低的方案一有利;业务量x在X1—x3之间,固定成本居中的方案二有利;业务量x>x3,固定成本高的方案三有利。1a0yx2x3xxbaY3333a32YY31YY(一)外购不减少固定成本的决策分析方法: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比较外购的单位增量成本(单价)与自制的单位增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进行决策。When外购单价<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应该外购;外购单价>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应该自制。P148例5-9生产需用A零件58000件,若自制,单位成本78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60元。若外购,单价65元,自制或外购?分析:外购单价65元>自制单位变动成本60元,应该自制。节约成本:(

65-60)×58000=290000(元)第五章经营决策(二)自制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分析方法: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自制需要增加专属设备,增加专属固定成本。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或差量分析法。P150例5-10生产需用B零件860件,外购单价8.4元。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可自制,单位变动成本6元

,但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200元。应自制或外购?分析:(1)差量分析法项目\方案自制外购差量变动成本6×860=51608.4×860=72242064固定成本12001200相关成本63607224-864结论:差量成本<0,自制有利第五章经营决策(2)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结论:需用

量860件>500件,应自制。xxbaY61200111自制:xxbaY4.8222外购:21YYxx4.861200件)成本无差别点(50064.81200)(0x)1500(6120015004.812YY自制的增量成本:)(

外购的增量成本:自制有利。外购有利;),,500(),500,0(00xx第五章经营决策存在销售折扣或折让时,需考虑外购价格的变动。P151例5-11生产需用某种零件,若自制,单位变动成本1元,并需购置一台设备,年折旧2200元。若外购,供货商规定,一次购货在30

00件以下,单价2元;一次购货超过3000件,单价1.55元。应自制或外购?分析:分段计算成本无差别点。(1)3000件以下(2)3000件以上件)成本无差别点(2200122200)(1x件)成本无差别点(4000155.12200)(2x2200件以下

2200件—3000件3000件—4000件4000件以上外购有利区自制有利区外购有利区自制有利区第五章经营决策20004000600012000800040000Y=2200+1·XY=2xY=1.55x300022

00600046502200件以下2200件—3000件3000件—4000件4000件以上外购有利区自制有利区外购有利区自制有利区第五章经营决策业务量(件)成本(元)(三)外购时有租金收入的决策分析方法:剩余生产能力可以

转移,比较外购与自制方案时,应将租金收入或转产贡献毛益作为自制的机会成本,进行决策。——采用差量分析法。P152例5-12生产需用C零件5000件,若自制,单位变动成本10元。若外购,单价12元。闲置设备可以对外出租,年租金收入3200元。自制或外购?分析:项目\方案自制

外购差量变动成本10×5000=5000012×5000=6000010000机会成本32003200相关成本5320060000-6800结论:差量成本<0,自制有利第五章经营决策(四)不分配订购费用、准备费用的决策自制:生产成本及生产准

备费用、保管费用(视为固定费用);外购:购买成本及订购费用、保管费用(视为固定费用)。第五章经营决策四、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一)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P154例5-14某企业年产甲产品3

800件,每件变动成本16元,每件固定成本1元,售价24元。如果对甲产品继续加工成乙产品,售价可提高到30元,需追加单位变动成本4元,另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800元。要求:作出继续加工或直接出售的决策。分析:采用差量分析法。项目\方案深加工乙直接出售

甲差量相关收入1140009120022800相关成本4×3800+800016000相关损益98000912006800第五章经营决策(二)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P155例5-15甲产品售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40元,继续加工可分离出A、B两种产品。A产品售价160元,B产品售价240元。

B产品可进一步加工成子产品,售价360元,需追加单位变动成本62元。是否深加工?分析:单位边际贡献>0,方案可行。第五章经营决策第三节产品组合优化决策产品组合优化决策:通过计算、分析进而作出各种产品应生产多少才能使得各个生产因素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并能获

得最大利润的决策。多品种生产,各种资源有限:如:机器设备、人工、原材料等,优化各种产品的生产组合。决策方法:1.逐次测算法2.图解法3.单纯形法第五章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一、逐次测算法是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和各种产品的情况及各项限制

因素等数据资料,分别计算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并加以比较,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测算,使各种产品达到最优组合。P156例5-16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二、图解法yBxL2L1L4L3PCAB3000400020000第四

节生产组织决策一、最优生产批量决策二、生产工艺决策三、根据成本分配生产任务的决策四、赶工决策五、生产作业中的成本决策第五章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一、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最优的生产批量应该是生产准备成本

与储存成本总和最低时的生产批量。生产准备成本是每批产品生产开始前因进行准备工作而发生的成本。在正常的情况下,每次变更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准备成本基本是相等的。年准备成本总额与生产批次成正比,与生产批量成反比。生产批次越多,年准备成本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储存成本是指为储存零部

件及产品而发生的仓库及其设备的折旧费、保险费、保管人员工资、维修费、损失等费用的总和。第五章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储存成本与生产批量成正比,而与生产批次成反比。如何确定生产批量和生产批次,使年准备成本

与年储存成本之和最低,就是最优生产批量决策要解决的问题。(一)一种零配件分批生产的经济批量决策公式:年平均储存量=12Q1-YX年储存成本=12Q(1-Y/X)C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年准备成本=AQ×S12YX年成本合计T=Q1-C+ASQ最佳批量

Q*=2ASYXC1-最优批次=AQ*A——全年生产量;Q——生产批量;A/Q——生产批次;S——每批准备成本;X——每日产量;Y——每日耗用量;C——单位年储存成本;T——总成本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最低年成本合计T*=2ASC1-YX注:仅包括年储存成本和年准备成本P160例5-18第六章短期经营

决策(二)几种零部件轮换分批生产的经济批量决策1.原理根据各种零件或产品的年准备成本之和与年储备成本之和相等时年成本合计最低的原理,确定各种零部件或产品共同的最优生产批次;再据以分别计算各种零部件或产品的经济生产批量。N——共同的

生产批次AQN=一种零部件年储存成本=12N×AC1-YX一种零部件年调整成本=NS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各种零部件的年储存成本=12N∑AiCi1-YiXi各种零部件的年调整成本=N∑Si最优共同生产批次N*=∑AiCi1-YiXi2∑Si某种零部件的经济批量=该零件全年产量最有共同生产批量=Ai

N*P164例5-19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二、生产工艺决策生产工艺指加工制造产品或零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及加工方法的总称。同一种产品或零件,往往可以按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一般而言,生产工艺越先进,其固定成本越高,单位变动成本越低;而生产工艺落后时,其固定成本较低,但单位变动成本却较高。在

生产工艺决策中,产量就成为最佳的判断标准。采用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P165例5-20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三、根据成本分配生产任务的决策该决策是解决当一种零部件或产品可以有多种设备加工,或由多个车间生产时,由哪种设备或车间加工最有利的问题。(一)根据相对成本分配生产任务有些零部件

可以在不同的类型、不同精密度的设备上生产时,可以运用相对成本分析方法将各种零部件的生产任务分配给各个车间或各种设备,从而降低各种零部件的总成本。相对成本,是指在一种设备上可以加工几种零部件时,以某一种零部件的单位成

本为基数(一般为1),将其他各种零部件的单位成本逐一与之相比而得到的系数(倍数)。一般而言,零部件应该交由相对成本较低的设备去加工。P166例5-21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二)根据单位变动成本分配增产任务当生产任务增加而各生产能力又有剩余时,就存在着如何将增产任务在各

车间分配的问题。为了达到使总成本最低的目的,应以单位变动成本作为判别标准,将增产任务分配给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的车间。注:不能以单位成本作为判别标准。因为各车间的固定成本,作为与决策无关的成本不予以考虑。P168例5-22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四、赶工决

策(一)成本计划评审法原理1.问题的提出对某些一次性的工程或生产任务而言,缩短工作时间,提前完成任务,不仅能够降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而且可以获得额外受益。但提前完工往往需要追加一定的费用,这就需要在增加收益

和增加成本之间寻求给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的结合点。这就是赶工决策。2.赶工决策的方法即控制时间又控制成本的成本计划评审法。3.成本评审法的基本要点将一项工程或生产项目分解为前后连接的若干工作(或作业),并预计他们所需的正常时间、赶工时间、正

常成本和赶工成本,以求在赶工安排中提高经济效益。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4.赶工时间:指尽可能提前完成任务所需的全部时间。5.赶工成本:指尽可能提前完成任务所需的全部成本。6.网络图231t=3t=6t=57.关键路线:即所有加工线路中所需时间最长

的加工线路。123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绘制网络图时应注意的几点:(1)应根据工程或项目的内在工艺联系,合理安排先后顺序,务使网络图真实反映整个工艺流程;(2)网络图不能出现闭环路线;(3)任何一条箭线的

首尾都应有点。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二)成本计划评审法的工作原则1.成本评审计划法的前提:是以提前完工的时间与因完工而增加的成本之间存着线性关系为前提的。2.成本斜率:即提前一个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所需要增加的成本。成本斜

率=正常时间-赶工时间赶工成本-正常成本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3.工作原则(1)应在关键路线上寻找需要赶工的工作;(2)如果同时存在几条关键路线,应在这几条关键路线上同时安排赶工,并且提前同样长的时间

;(3)安排赶工时,应先安排成本斜率低的工作,后安排成本斜率较高的工作;(4)安排赶工的工作的成本斜率原则上应低于提前完成整个项目一天的得益额。(三)成本计划评审法的应用P170例5-23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五、生产作业中

的成本决策P173例5-24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第五节定价决策一、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二、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三、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四、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价决策五、产品寿命周期与价格策略一、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1.成本因素2.需求因素

3.商品的市场周期因素4.竞争因素5.科学技术因素6.相关工业产品的销售量二、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1.追求最大利润2.实现一定的投资利润率3.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4.稳定的价格5.应付和防止竞

争第五章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三、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一)成本加成定价法(二)损益平衡法(三)边际成本定价法(四)非标准产品的定价法(五)特别订货定价法(一)成本加成定价法单价——以单位预计成本(或目标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数额的利润和销售税金。1.计划

成本定价法:单位产品利润=单价×(1-销售税率)-单位成本销售税率单位预测利润单位预测成本产品价格1?P177例5-25企业计划投资300万元生产甲产品,要求资金利润率为25%。市场调查,产品预计销售50万件,成本500万元,销售税率10%。计算:单位成本=500/50=10(元/件)

单位利润=(300×25%)/50=1.5(元/件)件)元产品价格/(78.12%1015.110第五章经营决策2.成本利润率定价法:销售税率单位预测利润单位预测成本产品价格1续例:企业计划投资3

00万元生产甲产品,要求资金利润率为25%。市场调查,产品预计销售50万件,成本500万元,销售税率10%。计算:单位成本=500/50=10(元/件)成本利润率=(300×25%)/500=15%单位预测利润=单位预测成本×成本利润率销售税率成本利润率)单位预测成

本产品价格11(件)元)产品价格/(78.12%101%151(10第五章经营决策3.销售利润率定价法:单位利润=单价×销售利润率销售税率销售利润率单位预测成本产品价格-1续例:企业计划投资300万元生产甲产品,要

求资金利润率为25%。市场调查,产品预计销售50万件,成本500万元,销售税率10%。计算:预测利润总额=300×25%=75(万元)预测销售收入=(500+75)/(1-10%)=638.89(万元)销售利润率=75/638.89=11.74%件

)元产品价格/(78.12%10%74.11110销售利润率单价销售税率单价单位成本单价第五章经营决策(二)损益平衡法在保本价格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价格水平,确定有盈利的合理价格。损益平衡点价格:又称保本价格,是产销量一定时产品价格的最低限度。单位变动成本销售税率)单价固

定成本保本量-1(销售税率)销售量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保本价格1(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税率)(单价利润-]-1[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税率)(单价利润--1单位变动成本销售税率)单价目标利润固定成本保

利量-1(销售税率)销售量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目标利润固定成本保利价格1(第五章经营决策(三)边际成本定价法利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利润最大的原理制定最优产品价格。最优单价——边际利润=0的价格。步骤:1.建立数学模型或函数表达式:收入函

数:Y=f(p)=f(p(x))成本函数:Y=g(x)利润函数:Y=f(p)-g(x)2.对上述函数求导数:3.令利润导数为0,求出函数极大值,其价格为最优。)())(()())(('''''''xgxpfYxgYxpfY边际利润:边际成本:边际收入:第五

章经营决策(四)非标准产品的定价法1.固定价格合同无论产品实际成本如何,完工后均按合同中规定的固定价格进行结算。2.成本加成合同按合同规定的内容,成本在合理和允许的范围内实报实销,并根据实际和合理的成本利润率,计算卖方应得利润。

P181例5-28:假设合同规定的成本利润率为9%,完工后的实际成本为20000元。则产品价格=20000+20000×9%=21800(元)若实际成本为30000元,则产品价格=30000+30000×9%=32700(元)第五章经营

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3.成本加固定费合同按合同规定,价格由实际成本和固定费用两部分组成。若实际成本只包括生产成本,则固定费用相当于毛利;若实际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则固定费用相当于营业净利。4.奖励合同这类合同中明确规定了预算成本和固定费

用的数额,并言明:若实际成本超过预算成本时,可以实报实销;若成本有节约,则按合同规定的比例,由双方分享。P181例5-29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五)特别订货定价法1.只利用暂时闲置的生产能力而不减少正常销售时特别订货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增加利润=特别订货单位贡献毛益×

特别订货数量例题:P182例5-302.利用闲置的生产能力,并暂时减少部分正常销售,以接受特别订货时特别订货数量的贡献毛益因减少正常销售而损失动成本单位变货价格特别订而损失的贡献毛益因减少正常销售量数特别订

货单位边际贡献特别订货利润增加的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例题:P183例5-31转产产品的数量新增专属固定成本动成本单位变格价转产产品固定成本新增专属量数转产产品单位边际贡献转产产品的利润增加3.利用暂时闲置的生产能力转产其它产品,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时例题:P183例5-32第六章短期

经营决策四、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价决策(一)弹性定价法通过预测需求价格弹性进行产品价格的制定。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数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反映价格变动引起需求变动的方向和程度。P185例33-35(二)根据线性需求函数制定产品价格根据线性需求函数的分析和计算预测和制定产品

最优价格。线性需求函数:有些产品的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变动,其反向变动关系往往表现为一种线性函数关系。P189例5-36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三)反向定价法是指企业不以产品成本为依据,而是在预测市场可接受的需求价格(零售价格)限度内,逆

向预测和制定经营者价格(批发价格)、生产者价格(出厂价格)及生产成本。计算公式:批零差价市场可销零售价单位批发价格-批零差价率市场可销零售价单位批发价格或1进销差价批发价格单位出厂价格-税金利润出厂价格单位生

产成本--进销差价率批发价格单位出厂价格或1利润率税率)(出厂价格单位生产成本或1-1五、产品寿命周期与价格策略(一)产品寿命周期及其测定方法产品寿命周期:产品从投入市场到退出市场为止的整个过程。四个阶段: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时间0销售量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第五章经营

决策产品寿命周期的测定方法:绘图法和销售增长率测定法。1.绘图法将产品的历史产销量资料按时间顺序逐一描点,连点成线,得出绘图时为止的寿命周期曲线。判断产品所处阶段。2.销售增长率测定法比较销售增长率判断产品所处阶段。第五章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销售增长率测定法:(1)投入期:销售量增长缓

慢,销售增长率较小。(2)成长期:销售量急剧上升,销售增长率较大。(3)成熟期:销售量增长趋缓,销售增长率较小。(4)衰退期:销售量开始减少,销售增长率出现负值。判断标准:When0<销售增长率<0.1,投入期或成熟期;销售增长率≥0.1,

成长期;销售增长率<0,衰退期。(二)产品寿命周期的阶段价格策略1.投入期的价格策略(1)撇脂策略:高价投入市场,辅以高促销手段,获取高额利润,随销路扩大逐渐降价。(2)渗透策略:低价投放市场,辅以高促

销手段,尽快打开销路,夺取市场份额。2.成长期的价格策略采用目标价格策略,修正预测值,确定最优价格——使该阶段的目标利润率高于整个寿命期里的平均利润率。第五章经营决策3.成熟期的价格策略采用竞争价格策略,降

低成本,确定降价幅度,维持原有的市场占有率。4.衰退期的价格策略(1)维持价格策略基本维持原有价格水平,不作较大幅度的降价,辅之以数量折扣、馈赠礼品等手段,尽量延长产品寿命期。(2)变动成本策略以单位变动成本作为最低价格,防止销量

减少,取得贡献毛益。第五章经营决策(三)其他价格策略1.心理价格策略(1)尾数定价(2)整数定价(3)声望定价(4)心理折扣定价(5)习惯性定价第五章经营决策2.折扣定价策略(1)数量折扣(2)现金折扣(3)

交易折扣(4)季节性折扣3.综合定价策略针对相关商品进行定价策略。相关商品的定价:(1)为具有互补关系的相关商品定价(2)为具有配套关系的相关商品定价(3)销售商品与服务维修的定价第五章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思考题1.生产经营决策中

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它们的评价指标是什么?2.为什么说“应当无条件消灭亏损产品”的提法是错误的?应当停产的亏损产品就一定不应增加产量吗?3.为什么在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中,无论是半成品还是联产品本身的成本都是无关成本?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4.在什么条件下会

发生追加订货冲击正常任务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除了会发生机会成本外,还会导致哪些相关成本的发生?5.结合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说明在计算同一个决策方案的相关收入与相关成本时,可能依据的不同相关业务量。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

,与自制能力相联系的固定成本属于沉没成本,决策时应不予考虑。”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作业1.已知:某企业尚有一定闲置设备台时,拟用于开发一种新产品,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A品种的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

为2小时/件,此外,还需消耗甲材料,其单耗定额为5千克/件;B品种的单价为120元/个,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个,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8小时/个,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2千克/个。假定甲材料的供应不成问题

。要求: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作出开发那种品种的决策,并说明理由。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2.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5元)。现有一客户要

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2)剩余能力无

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000元专属成本;(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5000元;(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件;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900元专属成本。第六章短

期经营决策3.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一直采购量在5000件以下时,单价为8元;达到或超过5000件时,单价为7元。如果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

。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