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5课《藤野先生》导学案8-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2)页,2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81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藤野先生》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线索,联系背景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法【学习重点】1、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过程【知识链接】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
以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开业。1945年8月11日逝世,终年72岁。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选自。作者鲁迅,原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家.他的小说集有,,著名小说有《》等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驿.站()教诲.()系.住()芦荟.()瞥.见()畸.形()匿.名()诘.责()绯.红()杳.无消息()深恶.痛疾()油光可鉴.()3、解释词语。宛如绯红油光可鉴驿站掌故不逊诘责杳无消息瞥见4、划分文章的
段落层次,说说各部分的大意。第一部分(第段)在东京,第二部分(第段)在仙台,第三部分(第段)离开仙台,5、本文的线索:(第二课时)【人物分析】1、外貌描写(白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
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表现出先生的2、在“在仙台”这一部分里,作者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事件品质()()()()3、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与别的日本人相比,你觉得藤野先生“伟大
”在何处?第三课时【品析语言】1、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句子:品析:【写作训练】2、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楼作者当时的心迹。(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课内检测】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油光可鉴A.镜子B.当镜子照C.借鉴深恶痛疾A.疾病B.急速C.痛恨出言不逊A.谦逊B.避让C.差抑扬顿挫A.挫折B.挤压C.降低2、结合句意解释加粗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
忘记带领结。模胡:即“模糊”,马虎,不讲究。B.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C.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客死:死在他乡异国。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时事:这里是讽刺的说法,“时事”其实是
一些无聊的事。3、对下面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A.比喻借代夸张B.比喻夸张反语C.夸张反语拟人D.反语比喻对比4、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有明暗两条,它们是()A.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B.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C.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D.“我”到日本后的所见所闻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