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7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8.917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共(3)页,38.91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理学科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东南亚1》授课时间课程标准描述1、在地图中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说明东南亚的位置特点和马六甲海峡在世界交通上的重要意义2、东南亚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试大纲描述1、在地图中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说明东南亚的位置特点和马六甲海峡在世界交通上

的重要意义2、东南亚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材内容分析(概述本节课的价值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热带地区的重要参照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基础准备及学习起点,学习者特征分析等)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学习目标1、在地图中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说明东南亚的位置特点和马六甲海峡在世界

交通上的重要意义2、东南亚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难点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导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3分钟)东南亚风景视频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思(13分钟)1、东南亚的

范围:包括和两大部分。其中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处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3、马六甲海峡:位于和之间。全长1080千米。位置的重要性:是从洲、洲向东航行到亚、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是连接洋与洋的重要通道。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4、东南亚的主

要粮食作物是。5、东南亚是世界上、、和等热带经济作物最大产地。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知识议(7分钟)1、分析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2、马六甲海峡的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日本为什么更重要?3、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哪些?濒临

南海的国家有哪些?发挥团队精神,动手动脑展(7分钟)学生展示让学生敢于展示,分析自己的学习成果评(7分钟)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东南

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梳理检(3分钟)1、读“马六甲海峡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把亚洲、非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填在图上正确的位置。(2)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____半岛和_____

___岛之间,沟通了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3)马六甲海峡往西航行,可到达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亚洲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地区,往东航行可通往亚洲的________

地区和________洲以及________洲、________洲。在世界海洋交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东西方的咽喉。(4)马六甲海峡沿岸的三个国家是:、、。2、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东南亚的哪个国家()

A.泰国B.马来西亚C.越南D.菲律宾3、东南亚各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玉米B.小麦C.水稻D.谷子4、关于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和欧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方交通要道B.由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C.气候都有全年高温

,降水丰沛的特点D.湿热的气候有利于水稻而不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生长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学习效果评价方法(设计学生评价量规,包括学生自测评价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不合格[]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年月日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