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唐诗五首-野望》精品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34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43.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2.1《唐诗五首-野望》精品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2.1《唐诗五首-野望》精品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2.1《唐诗五首-野望》精品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3)页,4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6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时间:201年10月10日星期四课题:《野望》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诗歌中词语及意象的含义,正确理解把握诗歌。2、过程与方法:明确写景手法的提问方式,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推敲答案语言,规范答题模式,使形成的答案准确、流畅、雅致

。二、教学重点:明确写景手法的提问方式,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三、教学难点:推敲答案语言,规范答题模式,使形成的答案准确、流畅、雅致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评鉴赏法。4、体验法。五、教学准备:教材、预案、教学设计六、预习内容:(详见预案)七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意见新课导入走进作者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幅山中秋景画——

《野望》吧!2、作者简介: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

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屡被

弹劾。自比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风显然有别。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3、背景介绍:作者仕途不得志,而天下大乱,故托病辞官归田而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二、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了解作者积累常识明确创作背景明确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赏析诗歌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2、疏通文

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翻译,并注意提醒校正。东皋:作者家乡,归隐之地。皋,水边地。薄暮:傍晚。徙倚:徘徊。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

薇”代指隐居生活。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领学生再次品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请同学翻译诗句。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

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2、诗句赏析。(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作者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

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这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

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

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1、让学生描述一下诗中的场景,想象一下诗人创作的意境。把我们想象成作者:“你”在自己忧愁无依的时候,一个e感知文意通过多角度分析,感悟文章构思之奇妙以文章重点为切入点,进行探讨交流课堂小结人在水边的高地上,耳边隐隐约约传来水

声,这时秋风萧瑟,一轮金黄的夕阳照射在山上、树上,而树木光秃秃的,只留下满地的落叶,山上只有刺目的余晖,心中无忧的兴起一股忧愁、凄凉、萧瑟之感,恰恰这时一个牧童驱赶着牛群,踏着夕阳回家,打猎之人也骑着马归来,可自己却都不认识,这时会有什么感受呢?2、品读诗歌,说说诗歌表达

的意境和情感。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

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五、课堂总结:《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透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六、布置作业:1、背诵并抄写和翻译全诗;2、课外收集学习王绩另外的诗歌,自学背诵。布置作业巩固成效七、教学反思:主备人:马存智审批者签字:年月日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