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2.1《唐诗五首-野望》导学案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3)页,2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6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龙湖一中“乐学”课堂导学案课题名称:野望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总16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马亚蒙审核人:八年级语文组一、学习目标:1.知道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2.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会品味诗歌的语言。3.结合诗歌内容,
体会诗人彷徨无依、孤独抑郁的情感。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知道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2.难点: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会品味诗歌的语言。三、学习过程:1、乐探(5分钟)1.朗读诗歌,圈点课文生字词。东皋.徙.倚驱犊.采薇.崔颢.千载.萋.萋2.作
者链接王绩(约589—644),字,号,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
《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注有《老》《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3.背景链接《野望》: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
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2、乐研(15分钟)(一)整体感知1.读准节奏。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理解词语(1)
皋:(4)犊:(2)薄暮:(5)禽:(3)采薇:(6)徙倚:3.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二)文本探究齐读诗歌思考:1.诗人眺望原野,看到了哪些景色?请赏析。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乐拨(10分钟)本首诗歌结构图示:首联:孤寂
无依——抒情颔联:眼前景观写景孤寂抑郁颈联:傍晚归家苦闷惆怅尾联:追怀古人——用典4、乐展(10分钟)(1)背诵本首古诗(2)展示重点字词的翻译(3)说一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乐测
(3分钟)1.理解词语(1)皋:(2)薄暮:(3)徙倚:(4)犊:(5)禽:(6)采薇: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知识梳理(知识网络构建)2分钟五、作业:1.背诵并默写本首诗2.读一读王绩其他诗歌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