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导学案10-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x,共(2)页,14.90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4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习目标1、感受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3、理解诗中的哲理和意境重点难点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学法指导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
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自
学提纲1、掌握字词:岱夫(fú)眦(zì)凌(líng)2、参照书本注释及资料书自行翻译诗句,掌握诗歌大意。环节设置学习内容设置我的疑惑文体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说白了,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
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
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
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举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
律诗。杜甫诗歌的四个创作历程1、漫游时期:拥有气概和抱负。如《望岳》。2、长安十年时期:由早期的积极乐观变得悲壮凄凉,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如:《兵车行》3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是诗歌现实主义发展时期:“三吏”、“
三别”4、漂泊西南时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周河学校课时导学案题目:《望岳》教学过程学习《望岳》:一、回忆我们学过的写花、树木、水、山的诗句写花的诗句:写树木的诗句:写水的诗句:写山的诗句:二、朗读诗歌,理解内容1、学生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节奏。
2、听录音,把握节奏。3、全班同学带有节奏的集体朗读。4、自由谈谈读完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请联系诗句来说说。三、合作探究性学习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结合诗句进行思考诗人望的角度有何不同。2、通过对诗句的
理解,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3、假如青春年少的你登上泰山会有何感想?巩固练习1、《望岳》中“、”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2、“、”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景象。3、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
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感悟给自己评价教师指导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