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PPT课件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共(10)页,97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3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学习目标: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诗中所流露出来的孤单寂寞悲哀的情绪。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朗读节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
介绍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射洪人。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敢言,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所重视,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整体感知诗歌大意前两句:(在幽
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后两句: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内容解析:1、孤独2、生之短促3、怀才不遇封建士子共同的命运人类摆脱不了的命运}天地人——孤独诗歌表
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
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它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