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9课《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导学案7-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2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3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张庄二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时间课型新授第1课时主备人王鹤亭复备栏教学内容:未选择的路审阅人七语组使用人教学流程及时间预设:要点归纳(知识点、方法规律、易错点等):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2、理解标题的含义及诗歌的内容。3、了解象征
手法。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时间分钟)二、出示目标三、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掌握作者简介及重点字的读音。内容:课文、课下注释方法:诵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字的读音。时间:3分钟。检测:填空自学检测一:1.作者简介弗罗斯特,国诗人。2.读准字音。涉足伫立荒草萋萋幽寂自学指导
二:理解诗歌标题的意义及象征手法。内容:课文方法:大声朗读诗歌,联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标题。时间:3分钟。检测:回答下列问题。自学检测二1.理解文中标题的含义。诗中所说的“路”,表面上是指_________,实际上是_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手法。2.诗人在
诗中选择了自己的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四、合作探究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五、当堂检测人生中每一个人都会面临选择。你曾经面临过怎样的选择?你是怎么做的?教后反思:亮点:不足:设计每个习题的意图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