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9课《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导学案4-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2)页,1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3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3年上学期宁乡县金海中学七年级语文科导学案设计:贺佳学科组签名:教务处签名:上课时间:月日星期班级:小组:姓名:课型:新授课课题4、《未选择的路》第1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请同学们在复备栏补充课堂笔记)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学法指导复
备一、明确目标:5分钟知识链接·了解弗罗斯特的文学常识2、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象征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2)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3)背诵全诗。3、学习重点学习本文象征的写作手法。4、学习难点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二、自主学习:10分钟1、听
读课文,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并能准备的划分出节奏、重音。2、自读课文,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并准备示范朗读。3、同学示范朗读诗歌,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能作出中肯的点评。再次明确文学常识,强调背诵,组间进行检测比拼。注重朗读、默读,加快读书速度和效果。1、独学:认真的阅读课文,开动脑筋,你一
定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加油!三、合作探究:10分钟1、全诗一共四节,各写了什么意思?2、怎样理解诗中所说的“路”?这里用了什么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3、?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生活的哲理?四、展示提升:15分钟1、展示:依照分配的任务,依次进行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倾
听。等其他组展示完毕后再质疑、答疑、评价。2、提升: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未选择的路》有什么不同?五、过关检测:(根据老师的布置,认真完成)5分钟2、对学:个人有疑问的题,标记好,并且和你
的同桌或对桌小声讨论解决。3、群学:对学之后,与全组同学分享你的所得,个别问题还有疑问的,一定要及时提出来,求助于组内同学。组长认真组织,组内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展示你们组风采,包括对问题解决,声音的清晰度、洪亮度,小组的形象、气质。加油,争当最优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