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5-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2)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3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No主备人:王使用人:使用时间:2017年月日星期编号:w--课题外国诗两首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集备教师集备时间课标要求1感受课文中蕴涵的丰富人生哲理,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2借助具体文字感受语言之美,并进一步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3
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刘何王2017年月日学习目标1.背诵诗文。2.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3.领悟诗句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4.情感目标: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重难点①熟读背诵全诗。②感悟诗中所蕴涵的哲理。③体会此诗和婉亲切、热诚坦率
、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的语言特点。课时安排二课时主备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教学互动问题发现解决集备札记一导入新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苏东坡在屡遭贬谪之际唱出的人生哲理。同学们,你们又曾有过什么“阴与缺”?比
如学习上、跟同学交往中、与家长沟通时曾经历过什么困难、挫折?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我们该怎么办?世界著名大诗人普希金为此写了一首诗,给了我们一番特别的叮咛和嘱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让学生带这两个问题先自由吟读诗文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艰难困苦等不幸(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遇到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诗人写这首诗①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②它在哪方面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伟人毛泽东《沁园春》中评论
古今、指点江山的那般激情?是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河畔金柳”的那种优美意境?还是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深刻哲理?)③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朗读这首诗?1、教师设疑,让学生通过讨论试着解答这两组是歌,语
言浅显,节奏感强,可运用不同的度,如方法进行诵读,以此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两首诗歌儿都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教学,可将重点放在这里的解读和分析上学生生活阅历浅,难以真正理解这些生活哲理。可联系现实的具体现象和学生的生活二整体感知三领悟哲理四交流展
示时正遭流放,正处在不幸的逆境之中。②首先诗人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信这一切一定会过去的,而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其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者要表达的看法是,人生的经历与体验应该是
丰富多样的,每一种经历与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尤其是在逆境中磨砺,更是一种宝贵而亲切的精神财富,更能锻炼生活的勇士,更能铸造精彩的人生。③面临挫折要正确、乐观地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美好的。2、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提出尚未疑问
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3、了解作者(注释、通过网络或课外资料书等了解作者)4、小结领悟方法:①善于抓住关键词②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知人论世)③调动现实生活经验(四)走路——迁移拓展引导学生拿起手中的笔,
试着写一写:(五)导路——品读升华问题①题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什么意思?②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这句诗的含义?③你能用一句话把此诗的哲理表达出来吗?提示:(适当插入写作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假如,不要,不要!需要。相信吧,。例
:假如生活中遇到了困苦,不要惊慌,不要沮丧!阴暗的日子里需要信心,相信吧,开心的日子定会到来。实际,让学生具体感受生活中的欺骗指的是什么?生活中面临选择时应该怎么办,以及选择后的新心里感受是什么?怎样理解“而那过
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在这里是人是说现在,如果你因受生活的欺骗而心中抑郁。只要镇静,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那么将来回想时,反而觉得会很美好,是
人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人生的宝贵的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教学反思这节课,从时间上看,学生在找诗歌的关键句时,还是很充分的,当再找小说和散文时,时间就太
紧张了,对于关键句的阐释与回顾,用的时间可以再少一点,更多的实在阅读中进行训练。板书设计1、品味此诗的语言特点①有丰富的哲理意味②劝告口吻、促膝谈心式:亲切和婉、热情坦率2、形成有感情品读3、延伸:与人交际的语气语调4、明确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