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51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8.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1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3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案主备:陈正宝组别:七年级语文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理解诗歌中所蕴涵的哲理。2、诵读、品读诗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和哲理;拓展延伸,尝试写诗,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

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重点:有表情的朗读诗歌。难点:理解诗歌所蕴涵的哲理。学习过程学法指导资料助读1走近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

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了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其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以及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长篇

小说《上校的女儿》等。他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被誉为“诗歌的太阳”。2、写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女儿的纪念册上。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

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他这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3、学法在自主学习中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诗义——读出情感——读出哲理;在合作互动中通过:读诗——说诗——悟诗——品诗,进一步提

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一、预习成果展示:1、填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作者是国诗人。代表作有:诗歌《》、《》、《》等。2、读准字音,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欺骗()忧郁()瞬息()怀恋()3、读出节奏,组

内练习朗诵,在合作互动中展示。二、请用你最好的状态自读本诗,写下你对本诗的感悟。交流感受。1、读一读,看谁读得准、读出节奏,读出情感。2、结合诗中几个关键词和句好好咀嚼和体味,探讨一下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三、学写诗歌1、请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题写几句诗。示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仿写:无须抱怨

,更不要放弃!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阳光总在风雨后。2、请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题写几句诗。3、仿填诗歌假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选择的路》导学案1、在自主学习中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清思路——读懂结构——读出情感——读出哲理;2、在合作互动中进行:读诗——说诗——悟诗——品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诗

歌鉴赏能力。【学习目标】⑴了解诗人和诗人创作此诗的背景。⑵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⑶在诵读中感悟出本诗蕴含的哲理。【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学习难点:对象征的理解;诗人为什么重点写

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自主学习案】一、朗读指导①读音正确,声音洪亮。②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③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1、边读边借助注释,读懂诗意。2、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提示:诗人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就

是象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含义(抽象)寄托在一个实实在在(具象)的物体上表达。二、知识链接走近作者: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11岁父亲去世,随母亲到英格兰马萨诸塞州定居。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曾前

后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歌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诗风质朴无华,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著名诗集《山间》《白桦树》《西去的溪流》等。肯尼迪总统得知诗人弗罗

斯特逝世说:“他的离开让我们所有人都变贫穷了。但是,他将不朽的诗篇馈赠给了自己的祖国,这是美国人民汲取快乐和智慧的不竭之源。他曾经拥有过梦想,有自己的路要走,然而现在他却睡着了。”如今弗罗斯特在文学界享有的地位和声誉依然有增无减,他的诗歌仍被广泛传诵着。三

、基础积累1)填空:《未选择的路》是国诗人写的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诗。2)读准字音,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弗()涉足()伫立()萋萋()幽寂()延绵()3)联系语境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涉足:伫立:萋萋:幽寂:【课堂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读出节奏,在诗中划分停顿

符号,在合作互动中展示。2、全诗共四小节,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小节的意思吗?3、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告诉大家,并说说理由。二、精读精练1、指名朗读第一节,“久久”要重读,读出诗人面对选择时的慎重思考,语调要舒缓。诗中围绕“路”来写,每节的侧重点都不同,你能说出第一节的

侧重点吗?2、指名朗读第二节,“荒草萋萋”、“幽寂”、“诱人”、“美丽”、“很少”应重读,读出诗人坚定的语气。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从诗人的

选择看,他是个怎样的人?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条路?为什么?3、齐读三、四节,“改日”、“难以”、“轻声叹息”、“一生”应重读,用舒缓的语气读出诗人的留恋与遗憾。这两节诗显然侧重于“未选择的路”,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怎样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

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三、主题阅读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诗题却取为“未选择的路”?为何还要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2、本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品读诗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四

、拓展延伸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你能说出一些吗?2、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几次重要的选择?你是如何做出选择的?围绕“选择改变人生”这一主题,说出你心中的故事。【课堂训练案】1.选出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欺骗(piàn)忧郁(yù)来临(lín)镇静(zhè

n)B.瞬息(shùn)怀恋(liàn)涉足(shè)丛林(cïnɡ)C.幽寂(yōu)伫立(chù)足迹(jì)诱人(yîu)D.萋萋(qī)污染(rǎn)叹息(tàn)路径(jìng)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B.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C.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D.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仅描绘选择,而不说面临的选择内容是什么,使此诗具有了内涵的开放性。B.这首诗具有象征意味,

读后让人深思。C、“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是诗人对自己年轻时错误选择的悔恨。D、“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说明选择其中一种意味着对另一种的放弃,选择时应当慎之又慎。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