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0-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x,共(4)页,15.32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2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紫藤萝瀑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章字词。2.掌握文章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复、通感,特别是比喻和拟人,并了解此两种修辞手法的好处。(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梳理文章结构,弄清楚作者又是怎样写花的,有什么顺序2.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学会作者的那种乐观生活态度,“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无止境的”,我们也要像作者那样,勇敢面对生活。2.体会文章语句的美、精神的美。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弄清楚文章结构:看花、忆花、悟花。2.学习文章的修辞手法。(二
)教学难点1.弄清文章的结构分析。2.文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文中花是明写,人的情感是暗写,两者的共同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3.体会作者的所表达的感情,感悟本文所蕴涵的哲理。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朗读中顺便感受课文的语句美、结构美、精神美提问法:引导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同学们在课上对课文的注意力讨论法:同学们相互讨论课文问题,提高探究、合作能力图片展示法:通过不同植物的展示,引起学生的联想,由物及人,发掘其中的深刻涵义。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从老
师要提问:这个世界上的花千姿百态,同学们最喜欢哪一种花呢?这一问题导入课程。同学们回答完毕后,老师做相应的评价。继而老师补充,陶渊明喜欢菊花,周敦颐喜欢莲花,林逋喜欢梅花,那宗璞呢?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紫藤萝瀑布》的学习。二、展开:(一)作品简介:《紫藤萝瀑布》是
宗璞的文章,选自《铁箫人语》,写于1982年5月。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二)听读欣赏:1.听读课文。(音配画可以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视觉上有一个审美的享受)2.全班一起朗读课文,并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和不懂的字词。(三)整体感知:1.学生自己
解决不懂的字词,老师补充一些重要字词。明确:宗璞、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伫立、伶仃、盘虬卧龙。2.选自己喜欢的句子,大声朗读。读出你的感情,品出花的风采。3.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给文章分段。分段
:第1--6节:看花(第一部分)。第7一9节:忆花(第二部分)。第10-11节:悟花(第三部分)。(四)内容探讨:1.分析第一部分(1—6)“看花”(老是提问题,学生分组探究)(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明确:按花瀑--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
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顺序和层次来写的。(2)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明确:主要抓住色彩、形象、情态几个方面来写。(3)主要用了些什么方法?明确: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
,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老师小结: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动,紫藤萝花那么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
态,和蓬勃的无限生机,震撼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觉得这流动着的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2.分析第二部分(7-9段)(1)看花前后,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明确:看花前,作者因她的弟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看花后,“我沉浸在这繁茂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
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心情慢慢的愉悦了(2)作者是怎样从眼前的喜悦过度到对往事的回忆的?明确:第8段开头一句就是过度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就从眼前的喜悦过度到了梦
幻的境界,进入了对往事的回忆。(3)过去紫藤萝为什么会遭劫难呢?从哪些词语可以反映出来?明确:因为文化大革命。从“十多年前”说明正好是那个年代,从“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4)为什么作者在第9段又说“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作者从紫
藤萝的劫难和眼前的勃勃生机这一变化中,对花瀑有了新的感受,对人生有了新的感受,所以用“流向心底”来表达这种感受。老师总结:老师以“作者对人生有了怎样的感受?,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讨。”这一疑问为下节课留下了悬念。三、作业布置课后的小方框,也就是陈素琰《宗
璞散文选集》序的一段话“„„.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受的”,花美在精神,那藤萝花有哪些精神美呢?紫藤萝给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怎样的心认识呢?这是留给同学们作为作业去思考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承上启下)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前两个部分,第一
部分是“看花”,第二部分是“忆花”,而且布置了一道小小的作业,让同学们思考花的精神美,相信大家也作了相应的思考。(点名提问——花的精神美)明确:紫藤萝花生机美丽,开得辉煌灿烂,勇敢、坚强、不屈、勇于寻找生的希望那现在请大家读一下课
文第三部分“悟花”,进而深入赏析。二、展开:(一)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10-11段的一连串比喻句和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呢?老师小结:“花舱”的比喻引出其中装的是“生命的酒酿”比喻,正是这“生命的酒酿”让花儿张满了帆,航行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不幸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在
这儿正用得上我们才学过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于是作者“加快了脚步”,融入了这永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之中,去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生。2.文中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明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
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3.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什么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老师小结:个人的生命短暂,但整个人类是生生不息。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
。作者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4.请同学们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本文生动描写了花的形态美、颜色美、香气美、精神美,赞美了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困境是暂时的,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乐观、勇敢面对生活,向往美好。(二)拓展延伸(赏图言志)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精细,想象新颖,我们要学生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想象,善于描绘的这种本领。多媒体呈现向日葵、白
杨树、梅花、昙花、莲花等植物的图片,让学生发挥联想,说说自己有什么感悟。明确:抓住相似点,运用比喻,展开联想,并由外表深入到本质,由物及人,以物喻理,挖掘其中的深刻含义,由此感悟生命的哲理。三、作业布置(一)自选
一种植物,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作。(二)结合历史或个人事迹谈谈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