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古文两篇-爱莲说》习题2-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8.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6课《古文两篇-爱莲说》习题2-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6课《古文两篇-爱莲说》习题2-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6课《古文两篇-爱莲说》习题2-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4)页,1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1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短文两篇—爱莲说》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加粗的字注音。濯()清涟()不蔓()不枝淤()亵()玩噫()鲜()蕃()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比喻君子通达事理,

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3.解释下列词语。中通外直:香远益清:鲜:蕃:亭亭净植:濯清涟而不妖:4.文学常识填空。《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元公”是他的。5.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B.香远益

清——精益求精....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二、阅读理解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可爱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D.牡丹之爱3.翻译下列句子。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我们市

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给加粗的字注音。zhuóliánmànyūxièyīxiǎnfán解析:根据字典查找正确的字音即可。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解析:本题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

们首先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填空。3.解释下列词语。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鲜:少。蕃,很多。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濯清涟而不妖: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我们首先理解所在语句的意

思,然后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4.文学常识填空。《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谥号解析:根据自己的文学积累填写即可。5.B解析:A前一个意思是唯独,后一个的意思是独个,一个;B两个意思都是更加;C前一个意思是很少,后一个意思是新鲜、新奇;D前一个意思是应该,

后一个意思是适当的措施。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解析:本题是考查语句停顿,划分停顿时,结合语句的意思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划分停顿。“予”是主语,“独爱”是谓语,“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是宾语。所以停顿应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二、阅读理解

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多②长枝蔓解析:本题是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们要注意特殊的用法。蔓是名词作动词,翻译成长枝蔓。2.C解析:本题是考查“之”字的用法。之的用法有: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3代词。○4助词,的。ABD中“之”都是

助词,的。C项中的“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解析:本题是翻译句子,我们首先理解重点的语句,然后翻译语句。①句中而是但是,却的意思。亵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②句中鲜是很少的意思。4.

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解析:本题是理解文章的写法,本文是运用衬托的写法。在作者眼里,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菊花象征避世的隐士,牡丹象征以富

贵媚人,从俗从众的人。莲花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用“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

”,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5.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我们的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人民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