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最苦与最乐》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34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0.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5课《最苦与最乐》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5课《最苦与最乐》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5课《最苦与最乐》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4)页,4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1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5*最苦与最乐【导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作者。2.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3.理解并体会本文语言流畅凝练的语言风格。4.从小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和正确的苦乐观。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学生带着导

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

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

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

”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恩惠.(huì)如释.重负(shì)契.

约(qì)揽(lǎn)悲天悯.人(mǐn)卸.却(xiè)监督.(dū)(2)词义契:用刀子刻;证明买卖、租赁、抵押等关系的凭据;符合。失意:不得志。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海阔天空:

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2.作者名片梁启超(1873

~1929),字卓如,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主要从事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先后在清华、南开等大学任教,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在哲学、佛学、史学、

政治经济学、先秦诸子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是近百年间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者。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杂志。步骤二熟读课文走进文本1.朗读用心感悟本文人生哲理之时,必须熟读课文,明确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论据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

关系的,得出怎样的结论。2.文章脉络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3),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

而不能逃避责任”。第一二段论述了“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和“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段则论述由此得出的结论: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第四段由设问“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转入,过渡非常自然。接着

论述孟子等圣贤豪杰仁人志士诸圣诸佛的责任意识、苦乐观: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作者并没有苍白的生硬的说教,而是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娓娓道来,如与人促膝谈心,语重心长,易于读者接受。第五段仍然由设问开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

了吗?”用回答问题的方式否定了一些人产生的消极逃避思想。作者指出长大成人“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逃避?”即责任是逃避不了的,只要生活在社会上,就必须尽责任。这些句子虽然如话家常,但读来却使人感到句句教诲,字字叮咛,很愿意接受。这两个自然段阐述了“人生

应当勇于负责任,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这两个方面互相支持,使论证更加有力。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层理解1.在“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论述中,作者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如果不是,那么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苦呢?为什么认为它最苦?【交流点拨】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

去排解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找出论说的句子:(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2.学生讨论在文中找出

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交流点拨】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3.什么

事最快乐呢?【交流点拨】“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4.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交流点拨】这些认识超越了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民同乐”之类的苦

乐观,将承担社会责任,完成社会责任作为一件最大的乐事来谈,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5.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交流点拨】“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不能逃躲,

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6.作者对于责任未了的感觉,与尽了责任的感觉,各用了什么语句来形容?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交流点拨】说

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不能逃避,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步骤四精读课文探究写法(1)语言流畅,既凝重又轻灵,既流畅又简洁。(2)运

用了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3)写作借鉴:议论文语言的凝重简洁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加以运用。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总结课文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因为责任未尽,时刻受着良心的谴责。人生最快乐的事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因为完成了责任,心地坦然,有轻

松感和成就感。文章倒数第2段是说“君子”毕生都在不断地担当重大责任,不断地尽到最大责任,他们毕生都在享受苦后的真乐。倒数第1段是说人生的责任只能通过努力去解除,而不能也不应该逃避。这两段文字是在上文阐述了“最苦”与“最乐”基础上的深入,与上

文构成递进关系。同时,这两段文字之间也是递进关系。2.拓展延伸读完全文后,你觉得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对家庭、社会、国家应负有怎样的责任?【交流点拨】青少年是民族未来的希望,一个民族有高素质的青少年,这个民族才有未来,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我也是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对目前青少年的现状有比较清楚

的认识和理解,也对这个群体充满担忧。我觉得现在的青少年缺乏一种责任感,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这是很危险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怎么能肩负起一种责任?怎么能担负所谓的历史使命?所以,我觉得新时期的青少年贵在有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对社会要有一种感恩的心,时怀责任之心,时念

责任之感,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负责,这样才能肩负历史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板书设计最苦与最乐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不能逃避责任交流展示生成能力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步骤二熟读课文,走进文本。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层理解。步骤四精

读课文,探究写法。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