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梅岭三章》导学案10-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43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6.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4课《梅岭三章》导学案10-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4课《梅岭三章》导学案10-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4课《梅岭三章》导学案10-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1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1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梅岭三章学习目标:1.熟读诗文,理解并默写。2.理解诗中借代、借喻、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3.体会革命者为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学习方法:反复诵读、自主感知、交流探究。教学流程:一.明确目标(目标

明确,行动才更有效。)二.课前热身(借助工具书完成这些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1.预习:本诗的作者是,字仲弘,省乐至人,中国无产阶级、。郭沫若曾赠陈毅诗曰“,”。2.看清字形,给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国门xuán()当纸钱()即为家()遍种()应()有yá()jīn

g()旗yán()罗fēng()烟3.解释划线字余伤病伏丛莽间意如何正十年涯4.《梅岭三章》的“章”意思是。诗前小序交代了写诗的、、和,从“”可以看出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记的,这三首诗是在“”的绝境中作为绝命诗而留下来的,“留衣底”是为了,表现了作者

的精神。三.合作探究(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精思,你一定能理解此诗。)1.诵读古诗,朗读展示(一定要有感情,比一比,看谁读的最好。)2.翻译本诗(参照课下注释,自主翻译本诗后小组交流。)3.品读这三首诗,试用四字词语概括每首诗的内容,并分析每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4.找出诗中所用的修

辞手法,并举例说明。相关链接: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如“红领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借喻: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

,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雪”比喻浪花。四.成果展示(相信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风采,你也是一位很棒的老师!)五.质疑解疑六.平行训练(一显身手的时候到了,让我们一起勇往直前!)1.《梅岭三章》中“”是统领三章的句子。2.《梅岭三章》中表现共产主义一定

到来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3.《示儿》中抒写诗人光复河山的热切期待和对祖国大业终将取得胜利的不可动摇的信念的诗句是,。4.《示儿》中,两句点明了作者生前的遗憾,从侧面表达了作者的感情。5.《梅岭三章》中的

“,”和《示儿》中“,”有异曲同工之妙。6.写出课外积累的爱国诗句:,。7.背诵并默写《梅岭三章》梅岭三章作者:题目:七.课后反思(只有会反思的人,才能在学海中越行越远)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