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梅岭三章》导学案7-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46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6.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4课《梅岭三章》导学案7-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4课《梅岭三章》导学案7-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2)页,1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1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比较·探究第一堂课梅岭三章示儿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管辖.()绊.了一跤.()丛莽.()旌.旗()阎.罗()2.读准多音字(1)应.教:____其他读音:____组词:____(2)发还.:____其他读音:

____组词:____二、重要词语1.装聋卖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丛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意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旌旗: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取义成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元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九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8.乃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者简介1.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剧

作家。北京人,满族。有《骆驼祥子》等四部长篇小说。抗战爆发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上,并坚持创作,写有20多部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20多部剧本和几百万字的曲艺、散文、诗歌作品。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

家”的称号。2.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3.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

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甚丰,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答案:一、字音字形1.xiábànjiāomǎngjīngyán2.(1)yīngyìng应答

(2)huánhái还有二、重要词语1.故意装作聋子傻子。形容明明知道,假装糊涂。2.树丛草丛。3.想些什么。4.旗帜的通称。诗中代指部队。5.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诗中指为真理、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6.即原知

,本来就知道。7.指全国统一。8.你们的父亲,陆游自指。1.怎样理解“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点拨:“民族的春花”指的是青年学生,“变成了木头”说明他们突遭变故时迷茫、无助的心态。本句运用比喻,表现他们不甘于做亡国奴,

说明在侵略者统治下灵魂遭受凌迟时的痛苦、惶惑之感。2.《梅岭三章》这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首诗各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点拨: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

想,一气呵成。第一章集中抒发视死如归,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豪情壮志;第二章表达对战友的勉励;第三章主要表现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这一声声的嘱咐中包含了

怎样的感情?点拨:作者悲愤又充满希望,至死不忘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