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2-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ppt,共(29)页,33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70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他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有这样一位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叶圣陶,他的作品有散文《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叶圣陶
先生二三事张中行张中行叶圣陶初读课文•自由阅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搀和:chānhuo掺杂混合•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冗长:rǒngcháng(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
等。•沾溉:浸润浇灌•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
看有不同的看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分析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明确:•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明确:待人厚,律己严。•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2)第四自然段:送客•(3
)第五自然段:复信•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明确:“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
“简洁”。•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明确:•(1)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2)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
主张是切中时症的。(时症: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5、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第3-6段
):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第7-10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第五部分(第11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品读题目•1、齐读课题,说说你读到了什么?•“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先生”:
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2、带着崇敬的感情再次朗读课题。梳理内容•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哪几件事?•1、勾画文中总结提示性的、过渡性的语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2、概括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些事情。•待人厚:•修改文章•恭送客人•真诚复信•律己严:•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感知形象•1、回味先生的语言
•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待人平易,为学谦虚。•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
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待人真诚,关怀备至。•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他是带着一些
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文风方面重视“简洁”•2、回忆先生的身影•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
标点。•——治学严谨•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待人宽厚•3、理解先生的苦心•凡是
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叶圣陶先生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等。•2、理解积累经典名句•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
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3、积累平易深挚的语句•“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
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4、再读课文融入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题、开头段、结尾段。总结全文•叶圣陶先生以他宽厚的人格感染着我们,以他严谨的治学引领着我们,以他深重的苦心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负先贤,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规规矩矩作文。写作特点•一是在感情表达方面。本文是追忆
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内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了。写作特点•二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主旨是记人。文章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以叙述为主,结合议论。写作特点•三是其文风。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
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但因作者并非空泛地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叶先生的语文主张•叶
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简而言之就是——“写话”。•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一旦所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写话的文章具有如下的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着顺口,听着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其实就是“话”。此外,还特别重视“简洁”。这不但是叶
圣陶先生的主张,也是张中行先生本文的特点。•张中行在文章回答了为什么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作了分析。•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
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时症是: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所以,叶先生“写话”主张的本质是坚决反对这种文风。•主张的核心:“写话”与“简洁”,是我们每一个学习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具
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布置作业•1、表现于本文中的作者的情感,是平淡的还是浓烈的?试加以分析。•2、通过网络或其他传媒方式了解叶圣陶与张中行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