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0课《老王》教学设计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2)页,1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9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老王》一、导入新课《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善良是为人之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以善良体察善良,去关注一个普通的善良的人——老王。二、作者简介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
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三、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
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四、生字检查五、整体感知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本文的线索是:“我”与老王的交往。勾画出与老王有关
的信息。2.哪句是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画”说老王:职业、家人、外貌、住址3、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里?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
合着打发日子;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穷苦卑微、凄凉艰难4、文中的老王是怎样一个形象呢?老王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5、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
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报的好人。6、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作者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不是冷漠、蔑视,而是本着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去关心、爱护他。六、拓展延伸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与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下面咱们欣赏一些图片······七、课堂小结学习杨绛的《老王》,可见文中写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我们
能体察出作者对不幸者关爱的呼吁。的确,正如一位哲人说,送人玫瑰,历久犹有余香。愿我们的真爱能够克服显示世界中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那样将会是阳光灿烂、春意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