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3-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2)页,1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8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木兰诗》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体会民歌特色。2.感受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一、知识方圆1.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2.“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
。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3.《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二、基础知
识1.自读课文,掌握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鸣溅溅.()鸣啾啾..()胡骑.()戎.机()金柝.()著.()傍.地走()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②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
思。问女何所忆()愿为市鞍马()北市买长鞭()胡骑()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雄雌()三、问题探究1、“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
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3.“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4.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
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四、过关演练1.按要求默写。①《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③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⑤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
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二、1.zhùkâhánjiānpâiyānjiānjiūróngjìtuòzhuóbàng2.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②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3.思念;买;集市;战马;战争;过;北方
;记功;有余;穿;怎么。三、①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漏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②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
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③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的耕织生活、不募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
品质。④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四、1.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②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2.①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
战具。②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③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④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⑤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
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3.学生围绕着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谈起,言之有理即可。主要让学生有一颗感恩心和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