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1-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49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24.0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1-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1-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1-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1-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6)页,2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7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黄河颂【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音字形,理解词义。2.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2.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3.

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体味长短句结合有自然和谐的韵律。(三)情感目标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2.运用

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3.体味长短句结合有自然和谐的韵律。(二)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设计】“情境体验”“合作探究”“四边对话”是我这篇课文主要采用

的教学方法,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是我落实这些教学方法的途径。【课前准备】(一)学生:1.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有关描写、歌颂黄河的诗句。2.通过历史课了解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3.通过

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二)教师:1.搜寻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使学生能通过观看这些作品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2.准备音乐作品《黄河颂》。【教学过程】课前出示幻灯片1一、走近黄河(出示幻灯片2)(一)畅

谈诗句师:同学们,昨天我布置同学们搜集关于黄河的诗句,搜集了吗?你搜集到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生举手发言,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师:

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诗句还真不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颂黄河的诗——《黄河颂》。(出示幻灯片3并板书课题)师:作者——(生齐答:光未然。师板书)(二)走近作者(出示幻灯片4)师:谁来读一下?一生读: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三)背景介绍(出示幻灯片5)师:这首诗创作于19

38年。当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他看到了黄河惊涛拍岸的气势,想到了势不可挡的抗日战士,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不朽的组诗——《黄河大

合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这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遍大江南北,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出示幻灯片6)这组歌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黄河颂》是第二部。二、初感“黄河”(出示幻灯片7)(出示幻灯片8)(一)听范读感黄河1.下面请同学们听我朗读这首诗,你感受一下黄河有什么特点?并听好生字的读音。(出示幻灯片

9)2.结识新朋友(1)自读(2)点生读(3)齐读(4)注意字的写法(5)听写(6)词语意思3.谈听读感受师:你感受到黄河什么特点?(生畅谈自己感受)师:同学们感悟能力真强。(二)朗读中感黄河1.指导师:那这首诗应带着什么感情来读?(对黄河的赞

美之情)什么语气、语调?(慷慨激昂的)语速呢?(慢一点,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人的深情)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2.点名朗读3.理清结构师:全诗分成两大部分:朗诵词和歌词。朗诵词可以看作是序曲。这一节有什么作用?生回答:内容上作用是点出要歌颂黄河的伟大坚强;结构上作用是引出下文。第

二节是赞颂黄河的伟大坚强。三、情动“黄河”(出示幻灯片10)(一)自主赏读师: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哪里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画出来并至少赏析两处)。(二)小组交流下面同学们以这样的发言方式在组内交流:我觉得这里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__________________(要有感情的读出来),因为_

________________(进行赏析)。(三)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到以下句子,顺序随学生而定:1.感其雄壮气魄(学生读句子赏析。指导朗读。)师:这是从什么角度对黄河进行了描绘?(生回答)还从哪些角度进行了描绘?(引导学生说出:先是近镜头特写,然后是俯瞰全景式总写,再是纵向描写流向,最后是横向

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师:这一部分是由哪个字来统领的?(学生回答:“望”)(统领到“劈成南北两面”)师: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生:表现了黄河的雄伟壮阔的气魄师:来,咱们齐读这一部分,要能读出黄河的“雄伟壮阔”(生齐读)2.感其精神魅力还有哪里

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生:赏析自己画出的句子。如:我觉得“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好。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是在黄河流域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黄河养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称它为“摇篮”。表现了黄河的伟大。再如:我觉得“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象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的平原之上”(学生朗读、赏析,老师点评,)(出示幻灯片13)师:我对光未然的这句诗有点小看法,干嘛要写这么多行啊?如果改成“啊!黄河!你是亚洲平原之上的/一位伟大坚强的巨人”这样多整齐啊。同意我观点吗?(出示幻灯片14)(学生谈自己观点,师总结这样长

短结合,自由奔放,错落有致。读来更雄健有力。)(指导朗读)(四)懂其心声师:黄河是气势恢宏的,是伟大坚强的,你觉得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赞美黄河吗?师引导生理解: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奋起抗争,与日本侵略者抗战到底!师: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你从哪

里看出来的?生会答:诗的最后四句。(出示幻灯片15)师:诗人最后号召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要以黄河为榜样,要向黄河学习,学习它的伟大坚强,勇往直前!要抗战到底!最后两句是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理解:反复。这里用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师:

我们一起把最后四句读一遍,要读出必胜的信心。最后一句要语速放慢,高昂上去。(生齐读)四、感悟黄河(出示幻灯片16)(一)说感悟,立誓言读到这里,相信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也热血沸腾!下面让我们将自己的感悟化作

一句铮铮誓言大声说出来。(出示幻灯片17)请以“黄河,我定将学习你的_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_(会怎么做)。”的方式说出你的心里话。师:同学们说得声情并茂,激情高昂。太好了!(出示幻灯片18)真是“黄河水

,滚滚惊涛不可挡;好儿女,铮铮傲骨不容欺!横批:发愤图强师:(激昂、深情地):同学们,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但现在咱们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的程度。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

的伟大坚强,学习他的势不可挡,学习他的勇往直前!为使我们民族跃居世界最强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二)读课文,感魅力最后,让我们合作把课文朗读一遍,朗诵词由老师来读;绘黄河部分,我们齐读;赞颂的第一部分,老师读;第二部分,男生齐读;第三部分,女生齐读;最后四句,我们齐读。让我们用

我们的满腔激情和爱,大声来歌颂黄河,歌唱祖国,歌颂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出示幻灯片19)(师生合作配乐朗读)(三)写作文,抒感想(出示幻灯片20)作业:请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