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6-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35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26.5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6-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6-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6-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3)页,2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7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十五、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2、能力目标:能正确翻译全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小组合作准确翻译、研讨理解内容及作者思想。教学重点: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正确翻译全文。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翻译疏通,积累词语,初步了解大意。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三

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

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二、简介作家作品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西下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

历史经验和教训。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注音和句读。2、读准字音:卿岂邪更孰遂3、学生朗读课文。四、反复朗读,看书下注释,翻

译,了解全文大意1、积累词语:谓:对……说卿:君对臣的称呼,你当涂:当道,当权掌事:掌管国家大事辞:推托多务:事情多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学官但:只不过涉猎:粗略地阅读吴下阿蒙今义:泛指缺少学识文才

的人,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更:重新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2、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攻读

经书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过去的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议论事情,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当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后就分别了。五、概括课文情节,初步感知内容(出示问题,允许讨论)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辞学——

就学)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大惊——结友)六、作业:熟读课文板书设计: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情节:孙权——劝学吕蒙——辞学----

就学鲁肃——大惊----结友第2课时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教学过程:一、复习情节导入新课。二、研讨课文:1、思考

: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理解:①详写“劝学”、“叹学”,“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论议”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2、分析人物对话,讨论人物形象(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进行分析。思考讨论:①“不

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殷切希望。语重心长,谆谆(zhūn)告诫。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

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用自己的切身经历,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言辞恳切,语重心长。说

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气、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跃然纸上。(2)找出吕蒙前后态度的变化,说说他是怎样的人。吕蒙:知错就改虚心好学(3)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感叹句,惊讶不解的语气,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

的心情?反问句,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4)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鲁肃敬才、爱才。侧面表现吕蒙才略进步惊人。语言(人物对话)(5)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

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说明。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在其中。3、对照板书小结,归纳中心本文描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人只要肯学习

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三、拓展延伸1、“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不断进步,最终能够学有所成.。2、积累有

关读书的名言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立品定须成白壁,读书何止到青云。鸟要高飞先振翅,人要成才早读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五、布置作业(二选一)1、假设你也有个朋友象吕蒙一样

不爱学习,你要劝你的朋友学习,你会怎么说呢?写写看。2、根据下面情境写一段文字一位元元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身为同学的你为她感到着急。今天,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

学到的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300字以上)板书设计:1、孙权:劝学①、不可不学(必要性——严格要求,殷切希望。)②、涉猎、见往事(方法,目的)③、孤常读书(以身作则,现身说法)(孙权善劝:语重心长,言辞恳切)2、吕蒙:辞学——就学(知错就改虚心好学,豪爽的武将风度

。才略大有长进。论议轻松调侃)3、鲁肃:大惊——结友(鲁肃敬才、爱才。侧面表现吕蒙才略进步惊人。)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