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42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71.000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四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四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四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共(4)页,7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5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平凉四中冯瑞丽一、教材解读《驿路梨花》这篇课文被安排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课文选自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有改动。《驿路梨花》是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先生的一篇小说,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讲述了

人们学习雷锋精神,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感人故事,赞颂了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品德,还蕴藏着“自然美和心灵美”。《新课标》要求:七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同时要求:“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来,品味作品中富于

表现力的语言,获得有益启示。”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和略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又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更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生发出自己的体会,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第二学

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在初中现代文的学习方法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也渐渐开始有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上的思考。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本课的出现,对学生的做人

做事都有很多的启发。所以应该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来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参与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作者情

感难度不大,但如何理小茅屋的主人,“梨花”在文中的象征意义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希望借这篇美好的文章能够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他们做一个爱的传递者。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养成圈点勾画关键语句的阅读习惯,粗知故事梗概。2.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理清故事情

节,分析小说巧妙构思及作用。过程与方法:掌握基本的略读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关键语句的阅读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以梨花姑娘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四、教学重点学习略读方法,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五、教学

难点分析小说发生的误会和悬念的巧妙构思及作用效果。六、教学方法1.略读法——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要求学生有选择性的确定阅读重点,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快速把握课文大意,圈点勾画关键语句和精彩之处。2.

合作探究法——以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作为切入点,以4或6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在合作探究中提高理解和概括能力。七、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设计学生: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内容及写作背景。2.学会快速阅读、浏览关键信息、圈点

批注重点的阅读方法。3.预习课文,略读课文1-2遍的基础上再精读1遍,解决疑难字词问题。八、课时设计本篇课文共设计两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九、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的兴趣同学们,假如你正走在望不到尽头的深山老林中,此时,你已精疲

力竭,干渴难熬。你最渴望身边有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会发现我们想要的都在一个小茅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二)目标展示——明确学习的重点(PPT展示学习

目标)(三)预习检测——夯实学习基础1.作者名片2.创作背景3.字词过关(以上部分由导学案协助完成)(四)一读课文,复述情节1.略读一遍课文,注意圈点勾画关键词句,完成探究案第一题。(5分钟)设计意图:训练同学们的略读能力,让学生通过圈点勾画关键语句,提高阅读的速度,粗知文章大意。2.按人

物出场的顺序来复述故事情节。3.教师小结,引导过渡(五)二读课文,小屋印象问题设计:这个救“我们”于危难的小茅屋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茅屋的相关语句,仔细感受一下。设计意图:感受文章第一个悬念明确:小茅屋外面:“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板门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小茅

屋里面:“火塘里的灰是冷的„„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六)三读课文,寻找主人问题设计1:小茅屋

的主人究竟是谁?设计意图:感受文章误会和悬念设置,感受故事叙述之巧妙。明确:每一个为小茅屋增砖添瓦的人。问题设计2:这个故事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主题。教师拓展《七颗钻石》的故事(七)结束语同学们,当每

一次爱心传递的时候,就会出现奇迹。尽管这只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但它却是人性美最朴实的体现。记住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九)课后作业“梨花”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分别在文中划出来并思考其深刻含义。再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好处。(十)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课

上完后进行深入细致的反思,以求改进今后的教学。)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