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6课《诫子书》习题9-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2)页,2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1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诫子书》练习一、填空每空1分)《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伟大的。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加点字解释1、静.以修身()2、非淡.泊.无以明志()
3、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致:远:)4、非志.无以成学()5、险.躁则不能治.性(险:治.:)6、非学无以广.才()7、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励:)8、年与时驰.()9、将复.何及()10、诫.子书.(诫:书.:)四、翻译下列句子1、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6、将复何及:五、阅读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
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3%答:3、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的力量;“俭以养
德”是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的力量;诫子书只有5句话,传递出的信息,比起长篇大论,戒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3%)4、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答:
5、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答: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是: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6、如何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7、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成才成学应具备哪些条件
?8、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感悟。3%(只要有围绕学习、成才、修身养德、立志、惜时等阐述即可)9、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2+2)赞美诸葛亮的诗句: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