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6课《诫子书》习题8-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2)页,2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61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诫子书》练习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夫()淫()慢险躁()遂()穷庐()二、解释词语1.非宁静无以致远无以:致远:2.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3.年与时驰驰:4.遂成枯落枯落:三、翻译句子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年与
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回答下列问题1.《诫子书》选自《》,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_
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家。2.本文就体裁而言,属于______,论点是3.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4.和“夫君子之行”的“之”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A、辍耕之垄上B、宋何罪之有C、水陆草木之花D、愿借子杀之5.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6.《诫子书》中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7.出自本文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B.“学须静也”的“学”
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
的美好愿望。《诫子书》参考答案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解析: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这里读做fú。答案:fúyínzàosuìlú二、解释词语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致,达到。淫慢:放纵懈怠。驰:疾行,指迅速
逝去。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三、翻译句子(1)依靠摒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的,依靠节俭的作风来培养自己的品德。(2)不学习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3)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五、阅读(一)答案:1.①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
不集中精神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②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枯败零落。2.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4.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3.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
“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4.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是要求学生在上一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课文中有所领悟,有所借鉴,在品德培养、学业立志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最好结合自身的特点,
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说出深度。答案示例:(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确实,现实社会中充满了诱惑,我们切不可随波逐流,迷失方向,切忌追逐短视的功利而汲汲于功名富贵。它是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但对于后人也有普遍的警示作用。(2)“年与时驰,意与
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