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10-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ppt,共(13)页,28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58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齐读第10自然段,说一说:作者笔下的三味书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由朗读10-24自然段,整体感知: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主要有那几个场景?只要读书的
无奈习字对课的辛苦后院偷得的乐趣人声鼎沸的读书画画做戏的快乐读书是贯穿三味书屋的关键词,跳读课文:圈画包含“读书”意思的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只要读书”“就只读书”不满无奈“只要读书”的三味书屋有没有乐趣可言呢?人声鼎沸的读书入神专注的先生画画做戏的
学生怀念、惆怅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入神的观察描写,幽默温馨的文字,在童年鲁迅与成年鲁迅的心目中,都是值得怀想的。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百草园中有许多趣事,如拔何首乌等。在三味书屋中有没有类似的趣事?爬上花坛去折腊梅;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
蜕;捉了苍蝇喂蚂蚁。小组讨论:鲁迅对三味书屋到底怀着怎样的情感呢?复杂的:既有对先生教育的不满,又有对先生为人的敬重和怀想;既有对只要读书的无奈,又有对做戏画画的乐趣和怀念;既有对三味书屋的不安,又有对后院戏耍的沉迷和快乐。实际上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构成鲁迅童年生命成长的两个空间,前者是一个大自然的空间,一个民间文化的空间,后者则是一个学校教育的空间。鲁迅并没有完全否定学校教育,但显然对大自然空间、民间文化空间情有独钟,因为那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人与自然、成年人
与孩子和谐相处,能够焕发想象力,培育艺术感受力,让思想自由飞翔,尽享健康、明朗、快乐的生活的成长空间。——钱理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疑是一幅童年生活的精彩画卷,成年后的鲁迅在仰望流云时,追寻闪烁在他眼前的一朵朵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是何等的
诗意,又是何等的惆怅,放下手中的书本,人生经历的书本却又悄然翻开,让我们也拿起笔,精心描绘一段精彩的童年趣事。作业: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编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出版: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时间
:2011-11-20策划:屠元成斯苗儿郑少艾制作:姚莉审核:刘飞耀责编:张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