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0-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37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8.354 KB
  • 2022-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0-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0-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0-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共(5)页,18.35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58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陈太丘与友期》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较少,阅读水平不高,文言语感弱,所以应多鼓励学生朗读并及时给予校正指导。在疏通文意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要极力激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积极感悟,认识到诚信懂礼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树立学生学习文言文

的信心。二、教学内容:《陈太丘与友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25课,出自《世说新语》‚方正‛一门。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护父亲的尊严,机智应对父亲的朋友责难的故事。本文语言文字简洁

隽永,人物形象鲜明,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懂礼守信的优秀品质起着极大的作用,很适合初一学生学习。三、教学设想:《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护父亲的尊严,机智应对父亲的朋友责难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方正

。我主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让学生主动发展,以朗读和研读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掌握字音和朗读节奏、

朗读情感,通过预习检测、小组讨论明确和巩固文言词句,通过翻译了解故事大意,通过研读与探讨课文内容,归纳人物性格特点,提升自身修养,培养探究精神,最后加以拓展延伸,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四、教学目标:1.知识

目标: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2.情感目标:认识诚信懂礼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3.能力目标:体验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五、教学准备:1.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2.学生搜集有关‚

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拓宽思路,增加积累。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谁能为我们讲讲?(学生讲述)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至今流传,成为人们的美谈。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少年儿

童的故事呢?(如‚孔融让梨‛、‚曹丕称象‛、‚王冕画画‛……)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结识另一位聪明机智的少年。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板书课题)作品简介及题解《世说新语》: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此书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

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教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陈太丘与友期》是选

自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筏疏,题目可理解为:陈太丘与朋友有约定。请学生回答,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让学生学会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不完整的地方教

师加以补充,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整体感知课文(一)、诵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2、听课文朗读录音,明确字音和朗读节奏。(边听边划分朗读节奏)不通‚否‛,读(fǒu)3、出示例句划分节奏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③门外/

戏④待君久/不至⑤相委/而去⑥友人/惭,下车/引之⑦元方/入门/不顾4、个别朗读,其他同学就其感情把握做点评。教师提醒:‚友人怒:‘非人哉!’‛,应读出生气发怒的语气5、全班齐读课文,把握节奏,注意文章情感变化。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

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二)理解重点词语,疏通文意1、自主释疑,找出重点字词,小组合作

讨论。让学生形成合作小组,从文中找出认为是重点的词语,结合注释进行理解、圈划,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合作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学生发表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理解错误的字词解释进行引导纠正。3、归纳重点字词。①陈太丘与友期

行:约定②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舍,放弃。去,离开③去后乃至:才④尊君在不:通‚否‛,文中的意思为‚不在‛⑤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丢下。去,离开⑥则是无信:信用⑦下车引之:拉⑧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⑨

不同称谓: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君:对别人一种有礼貌的称呼,相当于‚您‛家君: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翻译课文。⑴先由同桌之间相互翻译课文。教师提醒翻译文言文‚留、补、换、删、顺‛法则,注意文中出现的省略句

,翻译时应补充完整。⑵个别同学翻译。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设计这几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相互帮助,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常识,培养学生依据文

脉推断词义的能力。四、研读课文1、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用原文回答)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明确: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⑵友人听说太丘已走后,有什么反应?明确:友人便怒,对子骂父⑶当元方听完友人的话后,生不生气(生气),他是如何应答的?明确: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⑷听了元方的这番话,友人知错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明确:友人惭,下车引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课文内容。2、本文出现了几个人物?明确:陈太丘太丘友人元方(板书)3、通

过对课文的了解,你觉得陈太丘的友人和元方各是什么样的人?明确:友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元方,聪明机智率真(板书)4、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这两个人物?明确: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在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

上,让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技巧和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五、合作探究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②失礼。因为客人毕竟是长辈,已经认错了,元方应该原谅他,不能

‚入门不顾‛,使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也可以失礼,也不失礼新课标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和思

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6、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明确:做人应诚信、懂礼(板书)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设计这一

环节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六、拓展延伸如果有一天,友人见到太丘,他将会对太丘说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写好对话,由同桌两人进行对话表演)新课标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

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收集十条有关‚信”、‚礼‛的名言警句八、板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友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陈太丘元方:聪明机智率

真启示:诚信懂礼十、附录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

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分见面,中午不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远方的手,

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世说新语》简介:《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

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名言积累:只有首先做到言出

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波斯]昂苏尔·玛阿里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英]赫伯特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法]谚语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一切。[英]玛·沃·蒙塔古教学反思:开学初至今,一直在学《弟子规》,《陈太丘与友期》正好与《弟子规》的内容相谐。在讨论元方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的

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非常热情而又有思想,做得非常之好。令人欣慰。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