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微课稿-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7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4.510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家乡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微课稿-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家乡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微课稿-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家乡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微课稿-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2)页,14.51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微课程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微课流程:现在我们来学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我们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是:1、通过图片资料,知道什么是聚落;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面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聚落?先来看一组图片

……通过这些图片我们知道聚落就是人类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生活的地方。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这些图片反应了什么呢?也就是说图上的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从图片可以看出,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从事种植业、林业、牧业、

渔业……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因此,聚落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从聚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知道: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下面我们看图猜一猜,1、2、3地最适合于人类居住的是哪个地方呢

?你是否猜对了呢?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暂不做标准答案。还得通过下面的探究学习再来回答。你是否想过:我们的家乡为什么选址在这里?形成的初期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呢?继续看图,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这是哪里呢?……对,我们的家乡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试问:先来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历史:博尔塔拉是蒙古语,译成汉语是“青色的草原”,其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这里是塞种人的游牧地。由此可以看出,博尔塔拉这个边陲小镇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聚落,延续发展至今。在这幅图上我们还可

以看出,这里的聚落都沿着一条的河流——博乐河而建。早期的博乐河两岸不仅地势低平,而且水草丰美,为游牧和种植提供了自然条件,因此,沿岸聚落密集。除此之外,还受哪些自然条件的影响呢?我们来看以下资料分析:资料1,已经说明了受地形因素影响;资料2,

是土壤的影响;资料3,受水资源的影响;资料4,受气温降水也就是气候的影响。资料5,这是一条古代的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时,沿着这条有村庄的线路行走,最终到达了目的地,这说明了受交通的影响。当然,不同地方、不同年代,不同社

会背景下,聚落受影响的条件不同。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传统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受哪些自然条件的影响呢?受:地形、水源、土壤、资源、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回过来看看前面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你的答案是什么?我的答案是1、2、3地都适合人居住,因为这三个地方

都沿河,地势低平,因此是早起聚落的分布区。最后我们来验证一下,早起聚落形成的条件是否在世界各地都如此呢?看图,这幅图是世界上主要的城市密集区,在早期形成的先决条件:图中A地是欧洲沿海,平原面积广阔,又有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图中B地是东亚地区,沿海地势低平,属于雨

热同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图中C是北美洲的五大湖,也是北美洲最早的人类居住地,五大湖周边水源充足,地势低平,也属于雨热同期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这三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沿海、沿河、交通便利,气候适宜等条件适合人类长期居住。这些条件为

早起聚落的形成和之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652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兔子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