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1-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共(5)页,344.35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3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复习——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学科生物学段初中年级初三年级相关领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材书名: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下册)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6月第
1版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
中的应用。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部分内容是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知识背景,与生产实际紧密贴合,突出体现了生物学知识及原理对指导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北京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的营养》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七年级下册第六
章《生物的呼吸》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的一节综合运用复习课,题目是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本节内容以新素材“立柱式种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从立柱种菜到大田种植和温室栽培,讨论和分析如何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影响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相关曲线,
提高学生识图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突出体现了生物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相结合。学生情况分析: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已经在初一学习过程中学过本部分内容,在初三一轮复习时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内容的知识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但一些知识点还存在凌乱
甚至遗忘的现象,这就需要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用一个新的载体“立柱种菜”将主干知识重组,带领学生回忆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帮助学生在回忆起来之后加深印象并建立相关的关联,强化知识框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问
题解决能力。2.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来看初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可以相对集中地解决一系列专题问题,在此阶段能够带领学生处理综合问题。但是学生思考问题的方面还不够完整,很可能出现提取信息或者处理图标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所以对这类问题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思考,认真分析。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知识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和实质。(2)说出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3)说出立体种植、合理密植、合理灌溉、搭建塑料大棚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的原理。2.能力目标:(1)分析影响光合速率
和呼吸速率的相关曲线,提高识图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2)初步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教学难点:影响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相关曲线的分析方法。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图片:问题:山上能大规模种菜吗?情景:浙江省丽水市雨伞岗村四面环山,适合种
植蔬菜的平整土地非常少,在较少的土地上大量种菜,可以改善村民的生活!过渡:如何在较少的面积上种较多的菜呢?问题:1.5平方米的土地上能种多少棵菜呢?出示图片,能种60棵菜。有人却在这么小的面积上栽种了390棵菜,怎么能实现这个目标呢?出示立体种菜模式的资料:半山腰上搭建了一个3米高,由6
个面构成的立柱。每个立柱占用1.5平米的面积,从上到下各个面都种上了菜,能种植390颗菜。问题:立柱式种菜1.5平方米的产量是平地种菜的6倍。折算到一亩地上,每亩地每茬的产量也是平地种菜的6倍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关于如何提高不能猜测并回答立体种植不能立柱与立柱之间要有距离。创设情
境,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农作物产量这个话题。回顾基础,分析影响因素问题:一提到产量,你能想到绿色植物的哪些生理过程呢?为什么说产量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呢?如何用等式表示产量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呢?写出光合
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及实质。过渡:要想提高产量,我们要增加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降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问题:如何提高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降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呢?我们从哪个方面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呢?根据反应式,写出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
素。分析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分析:1.曲线中各点各段代表的含义。2.CO2吸收代表的含义和CO2放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反应式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巩固光
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解决过程,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识图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代表的含义。①②③④3.曲线中A点对应上图中;曲线中B点对应上图中;曲线中A-B段对应上图中;曲线中B-C段
对应上图中。④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光合速率最大呼吸速率<光合速率A:A-B:B:B-C:C:应用知识,分析提高产量的措施情境:1.立体种菜选址是在半山腰,立柱高度3米,立柱间距也是3米。那么,为什么只设计了3米高度而不是更高些呢?立柱间距为什
么设计了3米,而不是更小的距离或更大的距离呢?出示图片2.在立柱上,根悬空生长在空气里靠什么生活呢?3.那么这些蔬菜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从何而来呢?4.营养气雾并不是连续不断地喷,而是在需要的时候喷出来才合适。而这一切都不需要靠人,而是靠各种传感器把数据采集回电脑
,由电脑控制什么时候喷雾,喷浓度多少的气雾。你觉得至少安装几种传感器呢?5.为什么安装这些传感器?分析温度、水分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蔬菜成熟后,直接把菜从孔洞中拔出来就行。一茬产量是平地种菜的6倍。折算到一亩地上,减采光问题和生产采摘时方便操作。水和无机
盐喷雾中添加营养液温度传感器、水传感器、阳光传感器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立柱种菜主要过程的分析,体会知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理解立柱种菜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去立柱间的活动空间,每亩地每茬的产量是平地种菜的三倍。过渡:从上面的例子我们
可以看出,这种栽培的优势是充分运用了高度空间。那么在平地种菜,如何提高产量呢?这写措施考虑的是哪些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思考、回答问题间作、套作、正其行通其风、气肥、施用农家肥、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将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课堂小结小结本节
课所学到的内容总结知识框架体会学以致用的意义,体现学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