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游击队之歌》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粤教版】.doc,共(3)页,4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20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游击队之歌》教材分析:《游击队之歌》的教学内容取材于花城版义务教科书八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贺绿汀于1937年年底创作的《游击队歌》,是一首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生动的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
群体英雄形象,深刻的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设计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聆听与歌唱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音乐知识,丰富情感体验与开阔视野。2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点,抓住学生爱“探究”的心理特点,通过观看、聆听、参与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用具:黑板、钢琴、多媒体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游
击队歌》,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体验其音乐情绪,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2、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之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了解词曲作者贺绿汀。3、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分析、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歌曲情感内涵,与乐曲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教学重点: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之歌》,并自如的表达歌曲的意境教学难点: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方法;《游击队之歌》曲式结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教学流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新课导入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播放《游击队之歌》音频。提问:1937-1945年,中国正经历着一场什么战争?(抗日战争)。3、提问: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
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奇不意的打击,他们是哪支队伍?(游击队)。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板书---《游击队之歌》。认真听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了解,为演唱《游击队之歌》作感情酝酿。新课教学一、初次欣赏,整
体感受。1、观看视频,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聆听合唱《游击队之歌》,初步感知。2、有感情朗诵歌词。3、提问:(1)歌曲描绘了游击队员怎样的音乐形象?(机智,勇敢,灵活,顽强,乐观豪迈,作战方式神出鬼没的音乐形象。)(2)
歌曲旋律,速度,音乐特点怎样?(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速度:轻快,表现热情,积极。音乐特点:弱起小节,节奏密集,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欣赏视频,体验音乐情绪,回答问题。让
学生对歌曲有初步了解。二、教师演唱,学生欣赏。1、教师范唱,学生思考:歌曲演唱力度有什么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1至8小节,力度:中弱、轻巧地,有弹性;9至16小节,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2、提问:歌曲曲式结构可以划分为几段?【AB两段;A段(ab)(ab1)B段(cc1)(ab1)】3
、作品赏析,聆听音频合唱。(课件展示)认真思考问题,跟随音乐哼唱旋律,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为演唱歌曲做感情铺垫,以便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节奏练习。1、认识弱起小节,划拍子念节奏:4/4XX|XXXXXXXX|XXXXXXX.XX’XX∥2、按节奏有感情朗读歌词。
3、认识呼吸记号“V”。手划拍子,嘴念节奏,并准确掌握弱起小节知识。进一步了解熟悉歌曲。3四、学唱歌曲。第一乐段:1、划拍子念节奏,唱旋律,诵读歌词。2、填上歌词演唱,弱起小节的演唱,声音要有弹性,咬字要清晰。第二乐段:1、第一乐句:唱谱,注意变化音“﹟
4”。比较:345,3﹟45,4升高半个音使我们在演唱时联想到战士的气势怎么样呢?(战士的气势更加高涨,打击敌人的坚定信心。)2、第二乐句:加歌词演唱。提问:第二乐句旋律是哪一部分的再现?(第一乐段,因此,这首歌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提问:
用怎样的情绪演唱?(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3、跟伴奏,有感情完整的演唱全曲。五、词曲作者简介:贺绿汀。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东乡人。师从黄自学习理论作曲。1934年,以《牧童短笛》、《摇篮曲》两首钢琴曲荣获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
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头等奖和名誉二等奖。代表作有:歌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电影音乐《风云儿女》、《马路天使》等。认真学唱歌曲。通过边学唱边赏析的过程,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歌曲
的演唱处理。拓展与探究六、《牧童短笛》1、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2、欣赏视频:郎朗演奏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欣赏钢琴曲《牧童短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小结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超的作战策略,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的领土,
歌曲刻画的游击战士的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课堂。作业周末回家演唱《游击队之歌》给爸爸
妈妈听。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