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游击队之歌》PPT课件1-八年级下册音乐【粤教版】.ppt,共(12)页,1.81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20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音频视频音频合唱范唱伴奏音乐要素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速度:轻快,表现热情,积极。音乐特点:弱起小节,节奏密集,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歌曲的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1)中弱、轻巧地,有弹
性地•(2)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地•划分结构,你认为可以划分为几段?•——两段思考机智,勇敢,灵活,顽强,乐观豪迈的音乐形象。歌曲描绘了游击队员怎样的音乐形象?有感情朗诵歌词创作背景《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年底。当时,作者在救亡演剧一队工作。写此歌时,住在山西临汾八
路军办事处。首次演出时,受到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的热烈欢迎。随后便流传到全国各地。1942年拍摄的影片《自由中国》,曾用此歌作插曲。此外,曾为大型纪录片《华北是我们的》作配乐。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用它作重要素材。至今,这首歌仍保持着久唱不衰的魅力。贺绿
汀简介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东乡人。师从黄自学习理论作曲。1934年,以《牧童短笛》、《摇篮曲》两首钢琴曲荣获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头等奖和名誉二等奖。代表作有:歌曲、合唱
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电影音乐《风云儿女》、《马路天使》等。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1934年,欧洲著名
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我国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时,曾举办了“中国钢琴作品比赛”,当时正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的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应征,荣获头奖。此后齐尔品把这首钢琴曲带到欧洲亲自演奏,并在日本出版。从此,这首钢琴曲闻名国内外,成为各国钢琴家们的常备曲目之一。
视频《牧童短笛》这是首钢琴小品(钢琴小品一般是单乐章结构的短小曲目。例如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奏鸣曲是采用奏鸣曲式写成,一般是三乐章或多乐章结构。)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
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时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
,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复调音乐的体裁:卡农、创意曲、赋格、经文歌等。)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中国民乐的特色,从而向听众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仿佛使人
们看到了江南水乡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着牧笛。《游击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