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幕 奋起》教学设计2-九年级下册音乐【湘艺版】.docx,共(2)页,32.31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7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黄河的故事》之《保卫黄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聆听、体验等学习手段,正确掌握轮唱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歌曲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作品表现能力,特别是轮唱在音准、节奏音量力度上的
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体会更深层次的歌唱艺术感受。3、情感目标:通过听赏、体验和歌唱练习,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感受抗战时期中华儿女奋起杀敌、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歌唱练习,
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整体协作能力。★重点掌握该曲相关乐理知识★难点学会齐唱、轮唱的技巧★教学方法对比、体验、示范、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萨克斯,合唱谱★教学过程一、(师生礼仪)导入新课:一、1、七十年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用音乐写成了这么一篇战斗檄文,请同学们听老师演唱后回答,该曲选自他
哪部作品的第几乐章?生答《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板书课题,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副板书)二、歌曲分析作品体裁:进行曲速度:中速稍快力度:强旋律特点:节奏鲜明有力,音乐情绪高亢激越,振奋人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作者简介三、作者简介:
冼星海(1905-1945)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1929年去巴黎深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
5年10月病逝于莫斯科。主要作品有大合唱《黄河》《生产》等四部,歌曲《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等500余首。此外还有交响曲、交响组曲、独奏曲等器乐作品。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他一生
笔耕不辍,每天记日记,他开蒙甚早,并利用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外语、中国古典文学,如诗经、楚辞、古代文论、文字学等,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下一步我们请音乐课代表上讲台一起自主学习歌曲的创作背景,掌声有请!四、历史背景(学生自主学习)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
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
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掌声送给课代表,了解相关背景后我们一起进入歌曲体验环节好不好?五、体验歌曲练唱1、歌唱准备练习①咬苹果②绕舌③高跟鞋④哼鸣(强弱蚊子)呼吸
练习深吸气,气沉丹田,发“丝”音。u母音练习气随声走,有气才有声。强调声音位置,口腔里面打开,如含半口水。嘿哈音练腹部弹性。2、2|4拍的合唱指挥图示如上图,强弱规律:强弱3、注意附点、休止、轮唱与齐唱的强弱对比。4、教师用
萨克斯教唱歌曲。5、学生分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下课堂指导。6、学生个别或小组展示,并选一位学生担任指挥。六、聆听并思考:作品在第几段进行转调?轮唱在哪一段开始?其作用如何?七:(拓展与延伸)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喜欢那些抗战体裁歌曲呢?想听吗?请听我和洞口电视台女歌手在洞口县纪念抗战胜利七
十周年群众歌唱大赛中一起演绎《松花江上》八、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认知、感受、体验了《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并聆听了抗战题材的相关歌曲,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副板书),我们只有很好地传承、发扬光大民族音乐艺术,才能树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
切实提升我们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