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素材3-八年级下册音乐【湘艺版】.doc,共(1)页,2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6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材分析奥地利音乐家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第二乐章运用庄严朴素的曲调和灵活奇妙的构想,为那些在音乐会上睡着的人们而作。用极弱呈示主题之后,立即用乐队全奏的强力和弦,使当时的听众为之愕然,因此这部
交响曲被称之为《惊愕交响曲》。该乐章曲式结构为:变奏曲式A-A1-A2-A3-A4。其中:A(主题)由a、b两个部分构成,且均有重复。旋律优美、明亮,大调式,由弦乐器主奏,力度较柔和,两小段之间有一个ff的合奏
音作为分界。b部分在重复时加入了长笛和双簧管的演奏,旋律更加丰富。A1(变奏一)在主题旋律的基础上加入了由小提琴和长笛演奏的新旋律;A2(变奏二)改变调式,由主题欢快明亮的大调式转成大小调交替;A3(变奏三)改变节奏,由二八节奏型变为四个十六节
奏型,给人阳光、积极向上的感受;A4(变奏四)全曲最辉煌的部分,由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弓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共同演奏。主题部分,高出两个八度,并加入小提琴演奏的六连音声部,气势磅礴。总的来说,海顿的交响曲的慢板乐章中,《惊愕交响曲》算是至今最为
人熟悉的一个,其中的第二乐章最受人们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