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客家之歌》PPT课件1-八年级下册音乐【湘艺版】.ppt,共(21)页,3.75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6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客家之歌(交响音诗《土楼回响》第五乐章)楚雄金鹿中学张海燕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赏析交响诗《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分析整首乐曲曲式结构。2.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认识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并初步了解客家山歌。3.作品通过哪个音乐要素(力度)体现客家人团结奋进精神,并进行体验表演。4.了解交响诗。听赏指引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风格分辨AB主题出现次数,并思考,每次主题A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学会唱主题AB唱一唱辨一辨赏一赏客家(或称客家人、客家族群、客家民系),是岭南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
,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中原,后来搬迁到华南,分住赣、粤、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对其居住地而言,这些
人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可以说,离开了迁徙就不会有“客家”这一称谓。客家土楼群土楼内景圆形土楼方形土楼客家民歌欣赏:《唔怕山高水远》指挥家:郑晓瑛郑小瑛是客家人,当年她在回乡省亲祭祖的时候,对自己先祖们勤劳勇敢和团结质朴的性格产生了强烈
的激情,遂邀请作曲家刘湲以客家人的历史、性格为素材,创作的颂扬客家精神的一部交响诗篇。这是一部反映客家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求生存、图发展和客家人性格的宏伟壮丽的历史诗篇。作曲家:刘湲刘湲当年曾在闽西生活过,他从福建民间音乐中获得素材,并对民间音乐素材进行了交响化
的处理,深入挖掘了民间音乐的丰厚内涵,使其充分表现了客家文化的深层风韵和客家人的精神面貌。这首作品具有很强的“客家文化”印记,也可以说,交响诗篇《土楼回响》是多种客家传统音乐形态的凝聚和升华,同时又是交响音乐和山野文化的深入
交融。2001年,该作品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唯一金奖。A3B引子A1A2BB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排序:ppp(非常弱)pp(很弱)、p(弱)、mp(中弱)、mf(中强)、f(强)、ff(很强)
、fff(非常强)听一听辨一辨说一说A2力度:mp一支汉族大军慢慢地从远处向我们走来。A1力度:f迁徙的汉族大军终于在大山上安定下来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族群——客家。A3力度:fff更多的客家人赴海外经营垦殖业,继续发扬这客家人团
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达标测评:1.聆听下面两段乐曲中力度是强的是哪一首?()A段《摇篮曲》B段《欢乐颂》2.聆听下面两段乐曲哪一首交响诗?()A段《红旗颂》B段《惊愕交响曲》BA3.聆听下面两段音乐那一段是交响乐?()A段《春节序曲》B段《heispirete》4.聆听下面两段音乐哪一
段属于客家山歌?()A段《王大娘钉缸》B段《歌满山》达标测评:BB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欣赏到的《客家之歌》吸取了客家民歌元素,运用力度这一音乐要素,让我们体会了这首交响诗中包含的精神与力量体会了交响乐的美感。在了解了客家文化的同时,感受到客家人团结、勤劳、
向上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