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客家之歌》教学设计3-八年级下册音乐【湘艺版】.doc,共(3)页,6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5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土楼回响—客家之歌》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相关的客家文化。2、通过聆听、赏析交响诗《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认识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初步了解客家山歌。二、教学重点:1、把握乐曲中的主题乐句(采用了哪
首客家山歌的素材)。2、清晰整首乐曲整体框架(曲式结构)。三、教学难点:1、用客家方言唱会主题A乐句,并注意主题A在第三次出现时的变化,掌握三拍子的节奏。2、掌握乐曲是由哪三个音乐要素发展而成,在掌握三个音乐要素的同时完成全曲的曲式结构。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二、导入1、播放《土楼风采》,请同学们思考这种建筑有什么特点、作用。2、你知道这是什么人居住的地方吗?(客家)3、你知道什么是客家人吗?三、新课教学(一)、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土楼,走进客家。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专门为客家人写的一
首交响音诗——《土楼回响》。说到这首交响音诗,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人1、简绍厦门爱乐乐团指挥家郑晓瑛,作曲家刘源2、介绍乐曲:2001年荣获《金钟奖》金奖,是中国交响音乐在国外演出场次之最。(二)、完整聆听1、请第一组同学关注
人声演唱部分完成学习任务卡人声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力度、速度、情绪、音调、演唱形式是如何变化的2、请第二组同学关注器乐演奏部分是什么乐器组主奏3、请第三组同学关注是什么乐器一直在伴奏(三)、介绍两个主题,一个音乐要素1、主题A取材于客家山歌《唔
怕山高水远》,主题B取材于劳动号子《新打梭镖》2、由定音鼓、钢琴、低音提琴奏出固定节奏型(四)、出示听赏指引图第一步:唱一唱,会唱主题A。熟悉主题B第二步:辩一辩,分辨三次主题A,思考每次主题A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第三步:赏一赏,分析乐曲结构(五)、学唱主题A1、请
同学朗诵歌词,了解客家方言2、师范唱3、学生跟钢琴学唱4、试唱三次主题A。第一次男生齐唱,第二次男女混声合唱,第三次男女混声合唱(注意情绪变化)(六)、聆听音乐片段连线。(七)、分析乐曲结构1、聆听音乐片段,判断音乐出现在乐章的哪个部分,你是否听到熟悉的旋律。2
、聆听音乐片段,给主题A、主题B排序。3、乐曲结构:引子ABABBA尾声(八)表演唱:邀请学生担任合唱团团员,与交响乐队一起来表演《客家之歌》,注意每次A主题演唱的力度。学生观看视频,演唱A主题。充分调动学生,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九),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欣赏及参与表
现这部作品,你有什么感受或是启迪?我们今天一起欣赏了这首《客家之歌》,了解了客家文化,客家人这种团结,勤劳,向上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