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湘艺版】

DOC
  • 阅读 10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89.000 KB
  • 2022-12-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湘艺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湘艺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湘艺版】.doc,共(3)页,8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5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春江花月夜》欣赏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中国民乐合奏乐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熟悉乐曲的主题。2、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鱼咬尾”这两种创作手法的基本规律与方法。3、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

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用简洁的语言或绘画的形式描述乐曲各段所表现的情境。教学重点:欣赏民乐合奏乐曲《春江花月夜》,熟悉乐曲并演唱乐曲主题。教学难点: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鱼咬尾”这两种创作手法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音、画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动手绘画、动脑思考,并通过讨论、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自弹自唱歌曲《春江花月夜》【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老师的演唱,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这首歌曲唱的是谁的作品?叫什么名字?教师用在屏幕上

打出乐曲结构及各段的小标题:⑴、江楼钟鼓⑵、月上东山⑶、风回曲水⑷、花影层叠⑸、水深云际⑹、渔歌唱晚⑺、回澜拍岸⑻、桡鸣远濑(9)、欸乃归舟(10)、尾声组成。二、欣赏江楼钟鼓,讲解主题音乐教师出示音乐主题,欣赏江楼钟鼓师

生视唱主题音乐,分析句与句之间有什么联系。划分乐句,经分析和讨论发现前一乐句句末的音与下一乐句的头一个音相同,形成前后旋律平稳承递-展开的关系。教师归纳:后乐句起音与前乐句尾音相同,形成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组合形式,与水中鱼儿咬尾相戏

的情景相似,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这叫做“鱼咬尾”,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请学生判断对错,判断老师出示的乐句是不是“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应怎样改正。【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传统民族音乐创作手法“鱼咬尾”,培

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1、2532︱35321︱2﹣﹣︱252︱353216.︱1﹣﹣︱1323︱5.27.65..︱6.﹣﹣︱︱2、1123﹒23︱5﹒6532﹣︱253﹒2123︱2﹒16.15.﹣︱5.1﹒123︱216.15.6.﹣︱6.21﹒6.56..1︱2

﹒16.15.﹣︱︱三、分段欣赏《春江花月夜》,学生分组探讨1、下面我们分别来听赏每段的音乐。本曲虽分为十段,但每段之间有个相同的地方,请大家把它找出来。【学生在老师的讲授和启发中欣赏作品。】乐曲每段音乐有什么相同之处?分析和讨论每个标

题音乐之间的相同的地方在哪里。【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便于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换头合尾”,它也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是《春江花月夜》所描绘的几幅景色的结尾都回到了它

的主题上来,整首乐曲就像一个画轴一样串连在一起形成了对比与统一。2、请同学们借助多媒体画面初次聆听《春江花月夜》音乐,听完后谈谈每个乐段带给你怎样的音乐感受(从音乐速度、节奏、力度等来谈,先分组讨论,再全

班自主发言)。【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欣赏欸乃归舟,讲解欸乃归舟的旋律特点。【设计意图:让学生们意识到每一段旋律的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设计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

五、学生活动请抢答:【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巩固本课所学知识。】1、请哼唱出这首曲子的音乐主题。2、这首曲子向我们展示了几种传统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3、请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鱼咬尾”。布置课后作业:请用绘画的形式将

《春江花月夜》展示给我们的画面画出来。六、课堂小结及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中国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使我们了解了中国民族乐曲的神韵,也使我们更深一步了解了我们民族音乐的魅力,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使我们了解到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之林永远是一株光彩夺目的奇葩。民族的才

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课后更多的关注我国的民族音乐。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