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对花》PPT课件4-八年级上册音乐【湘艺版】.ppt,共(13)页,89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4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梨园百花(二)——走近黄梅戏八年级上册·湖南文艺版教学目标•了解地方戏曲——黄梅戏的特点,欣赏并尝试模仿黄梅戏《对花》和舞蹈动作,感受地方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学习有关黄梅戏的基本知识,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黄梅戏唱段进行学习模仿,有进一步学习戏
曲的愿望。想一想:你能感受到这段的特点有哪些吗?(分别从演唱的语言,演员的舞美阐述)天女散花黄梅戏是我国名闻天下的五大戏剧种类之一。它起源于明朝黄梅县的民歌小调(特别是采茶调)和鄂东地区流行的“山歌畈腔”。黄梅县的紫云,龙坪,多云
等山区,早在唐宋时就盛产茶叶,并享誉全国。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来调剂生活。就在这种漫山遍野歌声不绝之中,黄梅采茶戏孕育成熟。黄梅采茶戏在自身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积极向外地拓展,约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黄梅采茶戏随着黄梅县的逃荒难
民和说书艺人大量入赣而流传到安徽鄱阳湖一带,并形成成熟的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思考:《谁料皇榜中状元》唱段中的表演、曲调、道白有什么特点?表演:质朴细腻、天真活泼曲调:优美流畅、明快抒情道白:使用方言(安庆官话)黄梅戏的行当:
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黄梅戏的乐器伴奏早期:打击乐器······三打七唱抗日战争时期:二胡、京胡建国至现今:高胡《对花》这一唱段选自黄梅戏的花腔小戏。剧情描写陶姓小女子清早到野地里去打猪草,遇到一男青年,两人逗趣,
唱起了农村常见的对花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情趣。《对花》A、《对花》中表演的两位演员属于什么行当?表演的过程中用了什么道具?B、对花中分为几段?每个段子之间用了什么节奏连接?C、黄梅戏的演唱特点是什么?依字行腔、采用方言、节奏感强、载歌载舞等。严凤英(1931-19
68)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她的唱腔融山歌野调于黄梅戏中,悠扬甜润,独具风韵。代表剧目有《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小结今天的课,我们学习了黄梅戏的《对花》,欣赏了黄梅戏表演,并模仿表演了一些黄梅戏的经典片段,让我们一起保护并
传承地方优秀的戏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