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绣红旗》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湘艺版】.doc,共(10)页,7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4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民族歌剧《江姐》选段——《绣红旗》教学设计课题民族歌剧《江姐》选段——《绣红旗》课型或模块欣赏课教学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的情绪,学习江姐不畏艰险,坚强不屈的红梅精神。2.熟悉歌曲《绣红旗》旋律,能有感情的哼唱《绣红旗》唱段。3.通过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手工制作、音乐律动、创编表演增强对音乐的感受欣赏能力。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学习革命烈士江姐饱受折磨依然坚强不
屈的民族气节。教学难点能哼唱歌曲并通过手工制作、音乐律动来表演绣红旗音乐片段。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课型为欣赏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绣红旗》这堂欣赏课教学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情感和技术方面
上。现代中学生很难想象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与斗志,体会当时的革命情感,同时歌曲在创作上借鉴了四川等地方戏曲形式并结合了人物特点而成,从而在歌唱技术上给并无很好歌唱基础的初一学生造成一定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
受此堂课,我设计了此课题的学案,学生通过学案上预设的问题自主解决、自主探究与课题相关的内容,尽可能达到情感铺垫和技术准备的目的。此堂课的重点在体会与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上,从而把这种情感运用到歌唱里,同时也检验了欣赏课的成果。为达到此教学目的,结合新课程改革与音乐
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中我分别进行了“红梅”导入、听红旗、唱红旗、绣红旗、演红旗几个教学内容,通过具有文人底蕴的诗词歌赋开篇提高学生对梅花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科综合能力;通过现场钢琴弹奏、播放不同版本视频、音频给学生多样化的视听觉感受,培养
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分析,从节拍、速度、音符时值、旋律歌词、情绪情感等方面来学会欣赏音乐作品,给表现、创造音乐奠定基础;通过课前预习、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的方式获取知识,采集信息,整理背景,从而加深
对江姐人物特点和精神品质的理解与认同,提升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绣制红旗、创编律动、歌唱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等,从而提高欣赏能力。教学策略此节课亮点在通过
对课前学案的预习以及预设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从而达到在情感上做铺垫,技术上做准备的效果,用表现、创造音乐的方式来更进一步提高欣赏、鉴赏音乐的能力;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体验中收获知识、启发灵感。在
教学策略上尽可能多方面、多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整堂课核心是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对江姐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以江姐为榜样,学习江姐面对残酷暴行依然不畏艰险,坚强不屈的红梅精神为主线。从“听”红旗、“唱”红旗
、“绣”红旗、“演”红旗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教学开始用关于“梅花’的诗词引出民族歌剧《江姐》主题曲《红梅赞》并用钢琴演奏作为导入,透过梅花看出其品质给学生做情感上的铺垫,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同样出自民族歌剧《江姐》中另一首与《红梅赞》音调类似的经典唱段《绣
红旗》,接着让学生分享通过课前学案预习搜集的江姐资料来简单认识女主角的性格品质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学内容中采用多个版本的视频、音频进行熏陶,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分析音乐的节拍、速度与情绪情感,从歌词分析人物特征,通过类似人物小萝卜头的事迹深化学生的情感,并用正
确的情绪情感来演唱歌曲,实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在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进一步体会歌曲情感。通过学案布置的小组合作设计绣红旗的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绣的过程中学会提取与绣相关的动作,结合歌曲的音符长短与歌词含义来进行律动创编,整个
动作要与歌曲的旋律线条和气息韵律相一致。最后师生共同协作表演绣红旗情境,综合了唱、动、演等方式,表演结束后进行最后的内容总结,让整个课堂得到升华。教具学具媒体准备教具:国旗、江姐服装、多媒体、钢琴、课件学具:学案、红布、黄布、针线、刀具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
师教的活动学生学的活动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导入1.出示《梅花》诗词,2演奏关于梅花的音1.通过诗词说出诗名2.聆听教师钢琴演奏服装、钢琴、多媒观察提问法:提出问题后学生积极
思考、回答通过古典诗词文化中的梅花形象引出民族歌剧《江姐》的阶段乐作品(钢琴片段《红梅赞》)3.引导学生分析梅花特点《红梅赞》片段3.积极思考,概括特点体、课件迅速且准确,认真聆听演奏后一并鼓掌。主题曲《红梅赞》,透过梅花相关的诗词歌赋概括出贯穿整部作品的梅花精神:高洁、自强、
坚韧,为歌曲情绪情感做铺垫。展开阶段点题:从红梅赞出处:歌剧《江姐》引出音调类似的经典唱段《绣红旗》提问学生有关江姐事迹和人物形象简单介绍《绣红旗》故事展示渣滓洞、想象的五星红旗图片。学生回答出处,聆听教师介绍《绣红旗》学生分享搜集的江姐事迹,概括人物品质。观看相关图片,进入情境,体会黑
暗与光明。聆听歌曲,带着问题观看《绣红旗》视频,并举手回答跟随音频哼唱歌曲,回服装、学案、钢琴、多媒体、课件观察提问法:学生积极回应,人人主动分享课前搜集的相关材料,对江姐的遭遇感到难过,对其精神感到敬佩。视频欣赏后,学生能较为准确的把握歌曲的音乐要素。检
查评价法:课前技能预习效果——学生能跟由歌剧《江姐》主题曲进入同一出处的经典唱段《绣红旗》,两首乐曲有异曲同工之妙:绣红旗依旧以红梅为精神主线,其音调由《红梅赞》主题旋律变化发展而来;学生通过课前学案的预习搜集有关江姐的材料背景,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和归纳整理的学习过程,通过分享资料锻炼学
“听”红旗:播放《绣红旗》视频,从节拍、速度、旋律歌词、情绪情感等方面进行提问。“唱”红旗:播放音频,学生哼唱一遍后进行评价,用小萝卜头的事迹再次渲、调动学生染情绪,让学生尝试带着复杂的情绪情感(悲喜交加)来跟随钢琴伴奏演唱一段。忆同样为革命烈士小萝卜
头的遭遇,燃起心中更多的情感,用悲喜交加复杂的情绪情感跟随钢琴伴奏演唱。随音频和钢琴完整并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生表达概括能力,结合课前了解的剧情进行情景再现,展示相关图片进一步唤起学生内心的情绪情感,在做了
较为简短而又丰富的情感铺垫后,学生带着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观看绣红旗歌唱视频,通过视频展现的部分故事情节,使学生产生多方面感官感受,从而更加积极的去聆听与思考,概括音乐的核心情感为接下来表现音乐做好准备。紧接着学生随着音频歌唱后进行评价,引入与学生年龄接近的英雄人物小萝卜头的事
迹,阐明其不畏艰险的革命奉献精神,深化对歌曲的情感体验,为能全面投入情感并用钢琴伴奏进行第二遍演唱做再一次情感上的铺垫。拓展阶段绣红旗:课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设计并手工绣制红旗,在上课时展示,并提问学生在整个绣红旗过程中绣的姿势和动作有哪些,让学生进行动作展
示,之后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歌词、音符时值、歌学生把经过本组一起合作努力之下绣制而成的红旗进行展示,通过绣的经验自行设计动作,个人到台前展示完毕后给予时间再进行小组动作创编,通过小组探讨、合作的方式并结合音乐特点跟随音乐进行律动展示。全服装道具、红旗、课件、多媒体成果
展示:1.通过学生课上在绣红旗环节中由自己亲手设计缝制的红旗成果展示来进行评价,通过表现绣的过程中产生绣的各种姿势和动作,从而反应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参与度与真实感,评价小组集体智慧为了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更好的欣赏《绣红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合作的
形式自行设计红旗,亲自体验绣的感觉,增强体验感知水平,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体验在劳动中所带来的收获以及明白劳动的艰辛与幸福生活的不易,学会珍惜足下时唱气息来进行创编并挑选一个小组的动作以此来作为集体的律动。演红旗:随机挑选6名小演员一起与我表演绣红旗音乐片段,其他同学配合表演进行齐唱与
律动。利用简短的商议时间给学生播放歌剧第七场绣红旗前的片段。体学生最后一齐学习同一个律动学生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与老师共同探讨歌剧中绣红旗的表演形式,在最后观看歌剧《江姐》第七场中的片段作为导入,其他学生随同师生表演一起进行律动与演唱。创编提炼出来的动
作是否符合音乐特点(旋律奏响、音符时值、歌词含义等方面)2.通过师生最后协作表演作品的完成度来检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是否到位。光。通过经验习得提炼出绣的通用姿势,并学会结合歌曲的音乐要素进行律动创编,让生活中的日常劳动动作变得艺术化,此过程通过律动的创编来探索音乐的旋律、音符时
值、气息和句子特点,为欣赏音乐作进一步的学习。最后表演绣红旗的环节考察和培养了学生擅于表现、创造、想象才能,所有师生一起融入情境之中共同演绎,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最终将歌曲情绪推向制高点,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结束阶段总结升华:通
过这节课的学习,带给你什么启示?2.课后阅读《红岩》、聆听歌剧《江姐》其他经典唱段并观看整部歌剧表演学生总结发言后聆听教师做最后的总结服装道具、课件、多媒体1.课堂观摩邀请各校同学科老师以及其他学科老师一同观摩
课堂,以教研形式进行评价研讨。2.成果展示学生通过最后的演唱表演形式展示学习成果。3.启示总结通过提问学生得到课堂反馈。4.专家点评最后教师通过一段小结来结束课堂,意在归纳整理该课题的重点,强化重点内容,理清思路:学习江姐不畏艰险,坚强不屈的红梅精神并能珍惜当下幸福生活,面对困
难和挫折而是要昂首挺胸,勇往直前,永不放弃!设计时间:2018年6月教学评价教师拥有很好的基本素养与专业功底,课堂教学流畅,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环节新颖且极富创意,很好的体现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新课程理念。课前学
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课堂重视学生主体性,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不同方式欣赏学习,全方位培养了学生欣赏、表现、创造美的能力。但课堂需要更加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和内容,明晰教学意图,充分备
课,磨练语句,力求精炼。点评人:胡兴林课后反思此堂课学生配合度较高,由于发了导学案所以课前预习做得不错,但由于准备过于仓促,只用数日完成备课、讲课以及录制,所以很多细节做得不完善,教学过程的衔接没有达到预期,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加上话筒故障等原
因导致教学中很多细节丢失,以至未能充分体现课堂的精彩点。教师本人稍显拘谨,没有很好展现自己的良好素质,此节课今后会在教学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调整的更为合理,对整节课的目标把握应更细化细致到每个环节每句话中,课堂提问应更有效,课堂语言应避免重复无
用,技能指导应多示范,对教学过程要仔细研磨,为更好的结合音乐核心素养和新课程理念而孜孜不倦,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