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2-七年级下册音乐【湘艺版】.docx,共(3)页,31.22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3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乡间的小路》教案2一、教学目标:1、能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乡间的小路》,初步了解台湾校园民谣,表达心中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2、培养学生自己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在理解歌曲的
基础上能对歌曲的演唱形式进行多种探索。2、歌曲意境的理解与表现。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听一听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歌词里有什么内容?2.播放音乐.3、新歌教学(1)歌曲简介,
(2)初听歌曲,回答问题: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看到了什么?这首作品分成几个乐段?(3)老师:这是一幅乡间小路的美景图,描写一个牧童在归来时的美好心情。(4)再听,走一走,动一动。(心情怎么样?轻松活泼的歌曲)(5)再听,边听边想每一个部分歌曲情
绪怎么样?提醒学生:要用不同的情绪(4)学唱歌曲,找出难点,师教唱处理。教师提示:注意“声断气连”和前半拍休止。(6)师带领学生打节奏读歌词。4.教学A部分第一段歌词。(1)老师唱谱学生唱词。老师带唱词(2)全班一起唱5.教学A部分第二段歌词。(1)老师唱谱,学生唱词(2)A两段一起唱。一起打节
奏唱。6.学习B部分(1)老师唱谱,学生唱词。(2)问情绪与a部分有什么不同?(3)师带唱。(4)用身体当乐器为它伴奏。7.学习A1部分,播放歌曲,学生跟唱。8.全班多种形式合唱。9.介绍作者。五、创作活动1.用轮唱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做鼓励性评价。
2.创编动作,表演歌曲。六.结束。听音乐有序地走出教室。段落反复记号指两段或两段以上的音乐完全相同,或是当音乐中的某一片段的重复时,为了节省乐谱的记写而采取的一种省略方法。五线谱中用来表示某个音需要演奏时延长一半的原时长。将基本音符分成
均等的三部分,用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两部分,叫“三连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喊别人的名字(xxx)时的节奏一般就是三连音。